序
疫情是块试金石。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简称“新冠疫情”),各大中小学开展大规模在线教育,以落实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政策。一直游离于正规学校教育之外的在线教育,以非同寻常的方式引起大家的关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在线教学平台、在线教育机构等教育公共服务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师生信息素养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量。新冠疫情下的在线教育是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的深刻考验,也是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检验,必将引导在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教育信息化2.0的深入推进,为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从《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重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网应用,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注重教育生态的重构和教育系统性变革,再到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等一系列重要规划和政策文件,说明国家支持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国中小学在线教育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广泛应用,这其中有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完善、相关制度与管理不健全等原因,但最核心的问题则是在线教育质量。质量本身是一种价值判断,对于在线教育质量保障研究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观念层面的问题,即决定在线教育质量目标、方向、评价等的质量观问题;二是操作层面的问题,即决定在线教育质量保障过程中的重要工作与关键环节等质量保障的要素问题。
本书分为绪论和7个章节。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在线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价研究的缘起和研究框架,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诠释。7个章节主要包括我国中小学在线教育发展研究综述、中小学在线教育发展变迁、中小学在线教育质量评价原理、中小学在线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分析、中小学在线教育质量风险防范、中小学在线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中小学在线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建设。本书揭示了在线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价的4个关键性要素:在线教育学习资源、在线教育师资、在线学习支持服务、在线教育管理。书中关于在线教育质量标准分析、在线教育质量风险防范、在线教育评价体系与体制机制建设等章节内容基本围绕这4个因素展开。为了更好发挥在线教育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以下3个问题仍需深入研究:一是从班级授课到在线教育的基本技术逻辑与教育理论问题;二是在线教育带来的教育生态重构与信息伦理问题;三是“双减”(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实施与公共在线教育服务体系建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