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质量评价环节

一、在线教育质量评价环节

在线教育与传统教育一样,包括教与学环节和教学管理环节;又与传统教育有些不一样,在线教育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环节就是服务。因此,在线教育圈通常包括教师系统、学生系统和课程系统,以及对应的教学支持服务、学习支持服务和资源支持服务(见图3-7)。结合在线教育模型中的3个基本主体(教师、学生、课程)和3个支持服务可知,在线教育质量评价至少包含教学、管理和服务3个环节。

图3-7 在线教育圈构成

(一)教学环节

与传统课堂教学基本遵循的“五环节”流程(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检测)不同,在线教学环节相对比较复杂,其教学环境、教学模式、师生交互、教学管理、教学评价和教学形态等都发生了变化,涉及教学结构重组、教学流程重塑和教育生态重构(见图3-8)。在线教学开展依托于信息化基础设施(在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则是由“教育新基建”提供“数字底座”),涉及资源建设、资源学习、直播讲解、在线互动、课后任务、学习管理和学习评价等内容。不同于实体教室空间,所有人在同一空间内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在线教学的策略直接决定了学习的效果。在线教学需要师生有足够的信息素养,结合优质教育资源应用,通过有效的教与学策略,才能卓有成效地展开教与学,如:学习者是否有恰当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评价有关);优质资源能否持续共享;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活动、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建设和管理运作等方面是否符合在线教学特点;等等。这些都是在线教育质量评价需要考虑的。

图3-8 在线教学环节构成与关联

(二)管理环节

在线教育的管理环节主要包括教与学管理、教育资源管理(学习资源与师资资源)、在线教育平台与项目管理、行业监管、新兴技术应用等,其中教育资源管理是管理环节中的核心部分。用好在线教育,加强资源管理,加速资源共享及评价改革,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城乡、区域之间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公平。需严把资源质量,注重区别不同类型资源,分别制定资源建设质量标准,健全资源质量审核机制,坚决防范意识形态风险,切实把好政治关、坚持科学性、注重规范化。教育部的“三个课堂”建设实现了优质师资和资源的共享与帮扶,快速提升落后地区的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另外,新兴技术应用深刻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行为、情感依赖、社交能力等,这些问题间接影响在线学习绩效。人工智能算法带来信息的不对称、不透明,以及信息技术不可避免的知识技术门槛,客观上会导致并加剧信息壁垒、数字鸿沟等违背社会公平原则的现象与趋势,这其实也是资源不均衡的体现。如何缩小数字鸿沟以促进教育公平,如何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法治观,有效提升诚信意识和社会信用水平,统筹兼顾人工智能应用和个人隐私保护,都是在线教育管理需考虑的因素和关注的话题。

(三)服务环节

在线教育的服务环节包括教学支持服务、学习支持服务和资源支持服务,3个支持服务也不完全是孤立的,相互之间是融合交叉的关系。教与学支持服务重点考虑如何通过服务团队、学习资源、学习服务和学习诊断等支持学生的在线学习,以及如何通过教研团队、技术团队、在线教育平台、数字资源、教师培训、管理理论与体系等支持教师的在线教学和管理员的在线管理。我国在已有的远程在线教学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成人远程教学支持服务经验,但是这些经验还没有被整合到中小学的实践中。中小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远程教学场域,亟待理论与实践创新,进而带动中小学学习支持服务模式的创新。

教育部在发布的《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指南》中提出,网络学习空间功能中有一大块是关于在线教育服务的内容,即网络学习空间功能架构[9]中的“公共应用服务”(见图3-9)。学习支持服务涉及在线教育机构或课程与学生的中介服务、辅助课程有序进行的学术性支持服务、响应学生需求的信息与管理性支持服务、基于用户中心的社会性支持服务和个性化支持服务。

图3-9 网络学习空间功能架构中的公共应用服务

不同类型的在线教育模式,对服务环节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服务环节是否到位,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在线教育质量。在线学习要求学生具有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在更大程度上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这对中小学生来说尤其不容易,需要家长和教师提供具体的支持和帮助,如情感支持。学习支持服务是在线教育的核心要素,智能辅助的在线教学系统能够识别教与学的过程需求,将支持服务自然融入教与学的过程,如依据学习者兴趣、学习内容、知识情境和社交网络等推送学习资源,通过情绪识别和情绪调节来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情感,实现学习情绪调节服务。在智慧学习环境下,智慧学习支持服务的构成包括服务主体、服务方式、服务基础和服务手段等(见图3-10)。

图3-10 智慧学习支持服务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