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质量风险成因与特征
中小学在线教育质量风险的形成与在线教育的推动主体和受益主体有关。就目前来看,在线教育的推动主体主要是政府、市场和有关在线教育的共同体(高校、社会组织等)(见表5-1)。政府作为行政主体,主要通过设立相应的行政部门和研究机构、出台相关政策、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等途径来推动在线教育,为在线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方向指引。如教育部直属单位中央电化教育馆,以及2004年成立的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在基础教育的远程教育推广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开发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建立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为不同经济区域的中小学服务;承担国家和中外合作的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参与中小学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并提供相关服务;等等。政府推动在线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公益目的(教育公平),次要目的是经济目的。由于教育本身属于公益事业,政府在推动在线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在线教育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以便更好地实现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扩散和普及。市场推动在线教育的目的与政府的公益性、政策性支持不同。市场对于在线教育的推动是依托企业,通过将在线教育商品化来完成。就企业来说,市场利润是主要的,其推动在线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盈利,教育事业的公益性发展只是附带目的。共同体推动在线教育的载体主要是高校和社会组织,其推动在线教育的目的是提供接受公平教育的机会,尽可能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公益性非常明显。
表5-1 在线教育的推动主体及风险关联

可见,不同的在线教育推动主体由于推动的初衷和目的不同,所以对于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态度是不一致的。政府推动在线教育是以公益为主,与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目标较为一致;市场推动在线教育主要以利润为主,与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目标不完全一致,但却是在线教育在市场经济中必须面对的发展方向;共同体推动在线教育也是以公益为主,尤其是高校拥有生产在线教育的能力,是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必须重视的对象。另外,因为推动在线教育的出发点不同,从不同角度来看,不同的推动主体关联的风险也有所差异,政府推动在线教育可能隐藏的风险主要是公平风险、决策风险、监管风险;市场推动在线教育的主要风险是技术风险、运营风险、行业风险、资源风险;共同体推动在线教育的主要风险是运营风险、资源风险。而在线教育的受益主体主要是中小学及师生,可能关联的在线教育质量风险主要体现在内源性风险,如教育评价风险、教育管理风险、信息素养风险等。
(一)在线教育质量风险形成原因
1.思想认识偏差
由于新冠疫情对传统教学的冲击,中小学教育经历了“停课不停学”的考验,这期间教育信息技术发挥了巨大作用,在线教育、在线教学、网课等无人不知。但是,在很多教育工作者的意识中,在线教学也只是在特定时期起到了“替代”的作用,教学只是形式上的改变(直播或录播),普遍的现象是教师变成了“主播”,教学从“线下”搬到了“线上”,不仅原有的教学结构模式、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没有多大改变,反而在线教育对传统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起到了“固化” 甚至是“强化”的作用,甚至较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和教师抵触在线教育,这些都是由对在线教育认知不足、传统课堂思维惯性制约、对外部支持不理解或不熟悉、没有深刻认识到教育教学理论或学习理论丰富后对信息技术需求的迫切性、未能有效建立在线教育核心要素之间的“关联”等因素引起的。他们没有深入思考过如何借助在线教育解决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差距大、偏远地区学生就近入学难、乡村办学条件和环境相对较差,以及农村教师资源质量不均、教师层次的相对落后等问题。
后疫情时代,教育在内涵发展上和人才培养上需要用信息技术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在线教育如何赋能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如何实现个性化培养与规模化教育的有机结合,以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与全面发展?如果元宇宙的趋势成为现实,将极大地影响在线学习,改善在线学习体验,从根本上改善学习者认知过程,那么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重新认识中小学在线教育?这些都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问题。
2.商业利益驱动
在线教育的本质是要横跨教育和互联网2个领域。从宏观层面来说,基础教育是一项公益性、公共性和综合性的社会事业,而互联网的商业本质在某种角度而言就是金融操作,其金融本质主要体现在互联网项目并非以传统企业的供应、收入、盈利、发展的自然规律运行,而是通过金融资本的支撑,企业不计成本快速扩张,获得市场份额后再考虑收入和盈利,特别是在线教育行业的流量竞争,这就注定了在线教育机构既要培养市场,又要与传统的线下机构竞争,还要应对同行业竞争,这样的竞争压力使行业关注流量胜过质量,并会使流量成本进一步居高不下,最终导致在线教育行业在竞争中一步步偏离教育的本质。
3.教育管理和监管滞后
虽然在线教育发展历史不短,但是因为各种因素,中小学在线教育一直不受重视,学界对中小学在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也较少,不管是在线教育的推动主体(如政府、企业)还是在线教育受益主体(如中小学管理部门及师生等),对在线教育规律认识不到位,只看到在线教育的本质定位和基本要求,忽视了在线教育提供的是教育服务,必然不同于其他一般性商品服务,在线教育必须尊重教育规律,遵守教育的政策约束,对于在线教育的管理和监管要充分考虑在线学习的本质和教育的特殊性。一旦相关的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和监管政策滞后,必然会引发在线教育质量风险。
(二)在线教育质量风险主要特征
1.各类风险交织,综合性特征明显
社会进入新发展阶段,技术更新迭代加速,在线教育发展面临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但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各类教育风险相互交织、叠加放大,风险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特征更加明显,综合性风险表现得更加突出。如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风险,智能算法应用同时也会引发教育公平风险、决策风险、资源风险等。
2.经济社会转型,外源性风险加剧
经济社会转型使在线教育风险增加,内部外部、主体客体、部门与企业管理缺位漏洞、思想意识行为实践等从不同时间、角度、场合、方式共同发力,作用于在线教育,影响在线教育发展。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发展不平衡还很突出,在在线教育分配过程中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着不公平现象。在在线教育中,处在技能门槛之内的人群由于以往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和对自身领域的熟悉,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教育内容,用以解决自身问题;处在技能门槛之外的人群则很难进行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不能将其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新的数字鸿沟将内源性风险发展为外源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