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质量风险抵御原则与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要论述中指出:“要增强忧患意识、未雨绸缪、抓紧工作,确保我国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提高风险监测防控能力,做到守土有责、主动负责、敢于担当,积极主动防范风险、发现风险、消除风险。”这样的要求同样适用于在线教育质量风险防范与抵御。
(一)在线教育质量风险抵御原则
第一,坚持“防范”为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需从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设等方面入手,强化风险排查、风险研判、风险预警,加强对各种风险源、风险点的动态监测,及时发现、果断处置各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好在线教育质量风险防范和抵御准备。
第二,坚持“化解”为主。风险化解是最直接、最现实的考验。要练就抓主要矛盾的能力,在重点问题上聚焦,精准施策、靶向排雷,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做到系统应对、化险为夷、总体可控。要提升统筹兼顾的水平,既立足当前、着力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和空间(如出台“双减”政策),又着眼长远、完善体制机制(如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升级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云平台),为治标巩固成果,根除风险隐患源头。
第三,坚持“守住”为本。底线是必须守住的根本,是绝不能触碰、践踏和逾越的临界点。部署和推动任何工作,都要想清楚底线在哪里、风险有多大,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进行,“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要始终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在线教育的底线思维(如立德树人、教育公平),坚持稳中求进、以进固稳,有效防范、管理、处理各种风险,有力应对、处置、化解各种挑战。
第四,坚持“转化”为要。坚持底线思维,不是消极、被动防御,而是善于危中寻机、借力打力,将已有的矛盾和风险向好的趋势转化。要深刻把握在线教育的新内涵,把防范化解风险转变为在线教育良性发展的机遇窗口,深化教育改革,通过在线教育推进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实现公平有质量的教育。
(二)在线教育质量风险抵御任务
风险抵御的主要任务是增强防范与抵御风险的意识,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建立健全风险预警、风险决策、风险协调、风险处理、风险保障、风险反馈、风险评估等风险防范的机制。
风险评估是对识别出来的各类风险进行评估,科学分析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性,首先通过风险比较、排序,在风险矩阵中确定各类风险的具体位置,从而准确界定风险的等级;然后考虑风险处置,即风险分类分级后,究竟应该怎么办,如何有针对性地采取管控措施,如何采取风险保留、风险降低、风险转移、风险规避等不同方法,对各级各类风险分类施策。在风险处置中,不同部门、不同区域、不同行业要做好合理的权责分工,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对重大风险进行联防联控、协同应对。由于风险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所以还需做好风险监测,掌握风险的最新态势,如哪些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又有哪些方面保持不变。风险监测的任务,就是及时跟踪、动态感知、实时监控风险态势,做到态势清、情况明。风险防控与抵御在于把风险化解在源头,不让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不让个别风险演化为综合风险,不让局部风险演化为区域性或系统性风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重大风险往往会经历一个孕育生成、发展演变、升级失控的演化过程,现实中的诸多事例也表明,重大风险事件的发生往往都是量的积累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