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是医院对其一定时期内资金运动所作的计划,是以货币形式把各方面的计划综合平衡,便于医院内部各职能部门根据统一的目标,安排自己的活动,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计划的完成。医院财务预算计划,主要包括资金筹集和使用计划、业务收支计划、成本费用计划、流动资金计划、专项资金计划等。
编制财务预算计划的程序是:收集和整理资料,根据上期指标执行情况和财务决策,合理提出财务计划指标;结合医院各项工作计划,对各项指标进行协调、综合平衡,在先进、合理的技术经济定额的基础上,调整指标,编制财务计划。编制财务计划的方法如下。
(一)平衡法
指在编制财务计划时,利用有关指标客观存在的内在平衡关系计算确定计划指标的方法。例如,在确定一定时间现金期末余额时,便可利用如下公式:
期末现金余额 = 期末余额 + 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平衡法的优点是便于分析计算,工作量不大,结果比较准确明了,适用于那些具有平衡关系的计划指标的确定。但是在运用平衡法时要注意,具有平衡关系的每一个指标不能重复或遗漏,并且计算口径要一致。
(二)因素法
也称因素推算法,是指在编制财务计划时,根据影响某指标的各种因素,来推算该指标计划数的方法。因素法计算出的结果一般比较准确,但计算过程比较复杂。
(三)比例法
指在编制财务计划时,根据历史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各项指标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计算计划指标的方法。例如,在推算一定时期资金占用量时,可以使用历史上的资金占用额与业务收入之间的比例和当期业务收入来确定。比较法的优点是计算简便,但所使用的比例必须恰当,否则会出现偏差。
(四)定额法
指在编制财务计划时,以定额作为计划指标的一种方法。在定额管理基础比较好的医院,采用定额法确定的预算指标不仅切合实际,而且有利于定额管理和计划管理相结合。但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修改定额,使定额切实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