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时间价值的基本概念

一、资金时间价值的基本概念

(一)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

资金时间价值,是指一定量的资金在不同时点上价值量的差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即使不存在通货膨胀,等量资金在不同时点上的价值量也不相等。今天的1元钱和将来的1元钱不等值,前者要比后者的价值大。例如:把今天的1元钱存入银行1年,可以得到1年的银行利息;若把它用于投资,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润。假设存款利率为10%,今天的1元钱存入银行,1年后可得到1.10元。1元钱经过1年时间的投资增加了0.10元,今天的1元钱和1年后的1.10元钱等值。人们将资金在使用过程中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增值的现象,称为资金具有时间价值。

资金的时间价值是资金在周转使用中产生的,根源在于其在再生产过程中的运动和转化,是资金所有者让渡资金使用权而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一种形式。通常情况下,资金的时间价值被认为是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这是利润平均化规律作用的结果。由于时间价值的计算方法同有关利息的计算方法相同,因而时间价值与利率容易混为一谈。实际上,财务管理活动总是或多或少存在风险,而通货膨胀也是市场经济中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因此,利率不仅包括时间价值,而且也包含风险价值和通货膨胀的因素。只有在购买政府债券时几乎没有风险,如果通货膨胀利率很低的话,可以用政府债券利率表现时间价值。[2]

(二)资金时间价值存在的条件

1.商品经济和借贷关系的发展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货币之间的交换,从而产生了借贷关系的存在和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借贷关系越来越复杂,甚至出现5年、10年的借贷,还款的时间也延长到以后的若干年。由于机会成本的存在,同样一笔资金,用于某种用途就不能再应用到其他的投资渠道上,因此,借贷的存在是产生货币时间价值的一个基础条件,如果没有借贷关系,也就不存在货币的时间价值问题。

2.资金以流量方式存在

如果现金用于购买某种设备,这笔现金就以存量的方式存在,就不会产生资金的时间问题。但是,在医院管理过程中,大量的现金是以流量的方式存在的,即在运动的过程中产生资金的增值。这是应用时间价值的前提条件。

3.时间的推移

时间的推移是产生货币时间价值的重要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会发生变化,从而会产生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等问题,因此,不同的资金在不同的时点上产生了价值不相同的现象。如果资金的借贷关系只存在1年,一般不必考虑其时间价值问题。

4.资金时间价值与一般利率的关系

一般以利率(或利息)作为货币时间价值的表现形式。它不同于从银行贷款所支付的利率即贷款利率,货币的时间价值受到资金使用时间的长短、资金的风险以及通货膨胀的影响。一般来讲,资金的时间价值相当于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

(三)资金时间价值在财务管理中的意义

第一,资金时间价值为不同时点现金流量的折现提供了统一的衡量尺度。例如:固定资产付款方法取决于在同一时点上,资金投入与资金流出的现值的大小。比如在不同的保险支付方式下,有三种不同的保费支付方式:①趸交5000元,交费期满20年后每年给付1000元;②分10年交,500元/年,交费期满20年后每年给付1000元;③分20年交,250元/年,交费期满20年后每年给付1000元。如果不考虑时间价值的问题,从表面上看,三种方案都是交了5000元,20年后补偿20000元,但是由于支付费用的时间不同,不能简单进行对比,如果考虑到货币具有时间价值这个因素的话,通过计算可知第二个方案是最优方案。因此,时间价值问题为不同时点现金流比较提供了统一的衡量尺度。

第二,资金时间价值为投资方案的经济评价过程中投资报酬率是否到达了最低限度提供了评价尺度。例如:如果某年银行存款年利率为5%,同年某项投资报酬率为4.5%,那么,这个投资项目不可取。

第三,计划体制下,忽视资金时间价值的存在,使得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产价值流失。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树立时间价值观念,并运用到筹资、投资、资金分配过程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