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长期借款筹资

五、长期借款筹资

虽然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直接筹资方式越来越重要,但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间接筹资方式仍然是各国经营者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发达国家有50%以上的资金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来融通,而对资本市场不甚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一比例更在70%以上。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是现今医院筹措资金最普遍的渠道,也往往是医院需要筹资时首先想到的渠道。

长期借款是指医院向银行或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种借款,主要用于购建固定资产和满足长期流动资金占用的需要。

(一)医院申请长期借款的原因

医院需要从银行获取长期借款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当医院为了扩大经营与服务能力急需购置一定数量的设备和其他设施,或需要对原有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时,可以采用申请银行借款的筹资方式。因为银行长期借款速度快,医院和银行借款协议一经签订,资金就会立即到位,如果采用股票或债券融资,虽然也能获得所需资金,但要花费很长时间,医院可能因此丧失机会。

第二,医院为了扩大经营能力,需要增加适量的可持续使用的资金,比如要长期增加医院的药品库存,扩大医院的现金量和更广泛地使用商业信用等,但又不想扩大其注册资本,这时可采用长期借款的方式。

第三,如果认为未来金融市场的利率将上升,虽然现在不需要资金,也可以目前较低利率的借入资金,以备将来之需。如果超过了自身的资金需求,还可以在未来以投资或者借贷的方式融通给其他医院。

(二)长期借款的种类

1.按提供借款的机构分类

按提供借款的机构分类可分为政策性银行借款、商业银行借款和其他金融机构借款。

(1)政策性银行借款

政策性银行借款是指执行国家政策性贷款业务的银行向企业或医院发放的借款。如国家开发银行为满足企业或医院承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需要提供借款;中国进出口银行为大型设备的进出口提供买方或卖方的信贷。

(2)商业银行借款

商业银行借款是指由各商业银行向医院,主要是营利性医院提供的借款。这类借款主要是为满足医院经营的需要。医院对此类借款可自行选择借款方式,但自担风险。

(3)其他金融机构借款

其他金融机构借款是指除银行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如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保险公司等)向医院提供的借款。相对于商业银行借款来说,这类借款期限可更长,要求的利率较高,对借款医院的信用要求和担保的选择也比较严格。

2.按借款的用途分类

长期借款按借款的用途可分为基本建设借款和专项借款等。

(1)基本建设借款

基本建设借款是指医院由于新建、改建、扩建等基本建设项目需要资金而向申请银行借入的款项。

(2)专项借款

专项借款是指医院因专门用途而向银行申请借入的款项,如更新改造借款、大修理借款、科研开发借款、进口设备外汇借款、进口设备人民币借款以及国内配套设备借款等。

3.按有无抵押品作担保分类

(1)信用借款

信用借款是指以借款人的信誉为依据而发放的借款,医院在取得这种借款时,无需以财产做抵押,因而这种借款一般只贷给那些资信优良的医院。对这种借款,银行一般要收取较高的利息,并附加一定的条件限制。

(2)抵押借款

抵押借款是指以特定的抵押品为担保的借款。作为借款担保的抵押品可以是不动产如房屋、机器设备等实物资产,也可以是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但抵押品必须是能够变现的资产。如果借贷医院到期不能归还借款,银行有权处理抵押品并优先受偿。

我国金融部门对外发放贷款的原则是:按计划发放、择优扶持、有物资保证、按期归还。所以医院申请贷款必须符合发放贷款的原则与条件。长期借款与短期借款在借款信用条件方面基本相同。

(三)银行长期借款的规定

1.借款的条件

医院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款应具备的条件也就是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所要求的条件。根据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通则和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借款人的要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借款人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借款人应是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第二,借款人具有还款能力。包括借款人有能力按期归还借款本息,原有借款本息已按期清偿,或已经做了贷款人认可的偿还计划。

第三,除自然人和不需要经工商部门核准登记的事业法人外,借款人应当有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的年检手续。

第四,借款人持有一定比例的所有者权益资产。有限责任制和股份制医院对外股本权益性投资累计额未超过其净资产总额的50%;申请中长期借款的,新建项目的所有者权益与项目所需总投资的比例不低于25%。

第五,借款人在银行开立基本账户或一般存款账户。

2.借款的利率

长期借款的利率是由借贷双方经过协商确定的,通常借款利率大多采用固定利率,但随着资金市场日趋复杂和不稳定,采用浮动利率的长期借款越来越多。

(1)固定利率

固定利率是指在借款期内借款利率不随市场利率变化而变化的利率。固定借款利率确定的依据主要是市场利率水平和借款医院的资信等级。

(2)浮动利率

浮动利率是指在借款期内借款利率随市场利率的变动而变动的利率。在这种利率形式下,市场利率发生变动时,借款中尚未偿还部分的利率按市场利率的变动作同比例的涨跌。变动利率的调整,通常每年一次,也可半年或每季度调整一次。通常在资本市场利率起伏较大或借款数额较大、借款期限较长的情况下采用浮动利率。

3.长期借款的偿还

长期借款由于数额大、期限长,为了保证按期还本付息,借款医院有必要和银行协商编制偿债计划,来规定还本付息的时间表和数量。在还款计划中,医院要说明各期还本付息额、资金来源,并作出相应的现金流量安排。借款医院在与银行协商确定偿债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医院现金流入量的时间和积累这两个因素,尽量做到借款的偿付期和偿付量与现金的流入期和流入量相衔接,以避免偿付风险的发生。具体的偿付方式有以下几种。

(1)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

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是指按规定的时间,如1年,对借款本金支付利息,借款到期时,一次性偿还借款本金。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偿债方式是实际中运用极为普遍的一种偿债方式。其特征是由于利息分期等额支付,本金到期一次偿还,前期偿债压力小,后期偿债压力大,偿债压力留置在后期,对借款医院而言可以在经营状况不理想的情况下,赢得扭转被动经营局面的时间,而且本金到期偿还,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有助于保证医院的资金需求。但这种偿债方式的缺点在于到期日还债压力大,而且借款利率较高。

(2)分期还本付息

分期还本付息是指分期等额偿还本金,按未偿还本金金额分期支付利息。分期还本付息偿还方式的特征是每年等额偿还本金,所以利息支付逐年降低,偿还负担逐年减轻。这种偿还方式适用于借款购置大型设备,设备加速折旧,借款期限与折旧年限相一致的情况。

对借款医院而言,分期还本付息偿还方式的优点在于本金分期等额偿还,有助于分散偿还压力;支付的利息比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方式要少。但是这种偿还方式也有缺点:医院实际资金占用金额不断降低,资金使用效率较低,借款后期可能不能满足医院经营的实际需要;医院前期偿还压力较大,有可能面临着较高的偿还风险。

(3)分期等额偿还本息

分期等额偿还本息是指在借款期内每年按相等的金额偿还借款的本息。分期等额偿还本息的特征是每年偿债额相等。这种偿债计划适用于借款购置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折旧采用使用年限法,借款期限与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相一致的情况。

(四)长期借款合同的内容

1.长期借款合同的基本条款

长期借款合同也应具有一般借款合同的基本条款。

2.长期借款合同的限制条件

由于长期借款的期限长、风险较高,因此,除了合同基本条款以外,按照国际惯例,银行对借款医院通常都约定一些限制性条件,归纳起来有如下三类。

(1)一般性限制条款

主要包括:借款医院必须保持一定的流动资金数额,保持其资产的合理流动性及变现能力;限制股份制医院支付现金股利;限制医院资本支出的规模;限制医院借入其他长期资金。

(2)例行性限制条款

例行性限制条款作为例行常规,在大多数借款合同中都有,主要包括:借款医院应定期向银行报送财务报表;借款医院不准在正常情况下出售较多的资产,以保持医院正常的经营能力;债务到期时要及时偿付;不能以医院的资产去抵押而获得其他形式的贷款;禁止应收票据贴现或应收账款的转让等。

(3)特殊性限制条款

这类限制条款主要包括:要求医院主要领导人购买人身保险,甚至指定某人在医院清偿贷款前必须担任某种职务;不准医院投资于短期内不能收回资金的项目;限制医院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金和奖金总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