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静态投资指标
静态投资指标是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的一类投资决策分析指标。它是根据有关承包收入资金周转等,来分析评价投资效果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PaybackPeriod,PP)是指自投资方案实施起,至收回初始投入资本所需时间,即能够使与此方案相关的累计现金流入量等于累计现金流出量的时间。投资回收期的计算方法有如下两种。
①投资后每年净现金流量相等时:

②投资后每年净现金流量不等时:
![]()
一般来讲,投资的回收期越短越好,因为,这意味着投资所冒的风险可以较快地结束。投资回收期法的优点是:①对各种投资方案进行初步审查时,可以以此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因为医院可以用于投资的资金总是有一定限度的,必须尽可能地加速资金的周转。因此,一般情况下医院将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投资回收期较短的方案上。②在投资风险较大或极大的情况下,以投资回收期作为标准,可以尽快解除风险。因为投资时间越长,不稳定因素就会越多。③资源不足的医院,在以长期银行借款进行投资时,也应考虑投资回收期较短的投资方案。④一般来讲,如果其他条件相近,应选择投资回收期较短的投资项目。
投资回收期法的另一个主要优点是计算简便,同时投资回收期的长短也是项目风险的一种标志,因此在实务中也常常被当作一种选择方案的标准。但是,投资回收期法的最大缺点在于它既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也没有考虑回收期后的现金流量。在实际工作中,长期投资往往看重的是项目中后期将得到的较为丰厚的长久收益。对于这种类型的项目,用投资回收期法来判断其优劣,就显得过于片面了。
(二)平均报酬率
平均报酬率(Average Rate of Return,ARR)也叫投资利润率或会计利润率,它表示年平均流入占总投资的百分比,即:
![]()
一般来讲,投资的平均报酬率越高越好。在采用平均报酬率指标进行决策时,医院应首先确定一个要达到的平均报酬率,即要求报酬率,并以此为标准,同测算出来的报酬率(期望报酬率)进行对比,如果期望的平均报酬率高于要求报酬率,这个方案才是可行的。否则,方案就应被否决。
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计算简便,并且使用的是普通会计学上的收益与成本的概念,容易被接受与掌握。但是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