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力/结构模型的出现

驱力/结构模型的出现

驱力的概念最初是在《性学三论》提出的,定义如下:

所谓“本能”,暂时可以理解为体内持续存在的刺激源的心理表象……因此,本能是介于心理与生理之间的边缘概念之一……可将其视为衡量心理活动的尺度。只有通过与身体来源及其目的的关系,才能将本能区分开来并赋予其具体的实质。本能源于器官的兴奋过程,其直接目的就是消除器官的刺激。(Freud,1905a,p.168)

驱力是能量源,是心理结构的催化剂。随着《性学三论》的出版,弗洛伊德抛弃了早期愿望模型的不确定性。愿望的满足是力量通过心理与身体的联系作用于心理的功能。这些力量决定了人类的本质。弗洛伊德在其后生涯中始终强调驱力作为决定性动力的独一无二的地位。他多次描述了这个地位,宣称驱力是“对心理活动的要求”(1905a,1915a),是“所有行动的最终原因”(1940),“每个心理行为开始是潜意识的”(1912a)。

所有这些说法的基本意思是一样的。每一个说法都需要从人类每个行为起源追溯到最终的、不可约的、特质性本能的源头,不管这个行为是婴儿情感弥漫性的释放、神经症的症状、艺术家的创作,还是将人类结合成文明团体的社会结构的进化。

对驱力特定本质问题的回答,可以完整地说明驱力/结构模型的特点。弗洛伊德写道:

我们应该假设有什么本能以及有多少种本能?我们有极多的机会做任意选择。只要符合主题需要,又不超出精神分析允许的范畴,那么没有任何理由反对一个人使用这样的概念,如游戏本能、破坏本能或合群本能。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像这些……本能动机,是否从根源上可以做更进一步的切分,这样,只有原始本能——即不能再继续切分的——才具有重要性。我已经说过,这样的原始本能应该区分为两组:自我或自我保存本能与性本能。然而,这一设想并不具有必要的先决条件……它只是一种可用的假设,有用时才用。(1915a,p.124)

这个说法成为驱力/结构模型的另一个重要推论。基于临床上分析移情神经症得到的证据,为了与其所说的“饥饿与爱的普遍区别”(1914a,p.78)保持一致,弗洛伊德专门说明了心理活动要求的内容:我们认为其源于初级的、不可约的性驱力,以及同样是初级的,同样是不可约的自我保存的驱力。正如弗洛伊德在其后来著作中预言的那样,他修改“双本能”理论(1920),以涵盖性与破坏驱力,但是从1905年(此时,性与自我保存驱力的概念第一次出现)开始,愿望概念的模糊性就充斥着一个初级的、非常具体的内容。

谈及儿童性欲的早期发展,弗洛伊德认为“性目的……在于运用外来刺激来摒除那种源自内心而存在于快感区的敏锐感,从而带来满足的感觉”(1905a,p.184)。但是通过什么样的机制,婴儿才能感受到这些外部刺激的存在?弗洛伊德答道:“这种满足必然曾经经历过,否则难以重复;我们可以设想,大自然对此一定有妥善安排,而不致使满足仅靠机遇。”(1905a,p.184)我们在这个说法中看到了早期愿望概念的再现,推动“知觉身份”的建立,得以重新体验早期的满足感。然而,对于令人愉悦的内容的本质有着严格的定义:确实是通过刺激适当的性快感区,以满足性目的。就像早期的模型一样,这会允许兴奋有一定量的释放。但是现在这个量的本质已经具体化:是力比多的数量、性驱力的能量。从此以后在弗洛伊德的理论建构中,他解释推动精神结构活动的力量时,内容的具体化是不可或缺的。

弗洛伊德的驱力/结构模型的发展有赖于对旧的诱惑理论的抛弃,同时也坚定了他抛弃旧理论的决心。早在1897年,他就在实证的基础上得出了这个结论,并在给弗里斯的信中通报了此事(Freud,1950,信件69)。他在《性学三论》中说道:“很显然,要唤起儿童的性生活,不一定非要有诱惑;也可以自发产生,也可能是来自内部的原因。”(1905a,pp.190-191)一旦假设性欲是由人类活动背后的内部力量所产生,诱惑就成了理论的残留物,童年事件的重要性就相应地减小了。这个改变,对于理解驱力/结构模型如何处理客体关系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从起源看,驱力/结构模型是双驱力理论。性(力比多)驱力总是与另外一个独立衍生的驱力共同作用,或者相互冲突。然而,终其一生,弗洛伊德始终认为力比多驱力本质上比对立的驱力更加重要,就潜意识和神经症的产生而言,尤为如此(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其理论关注的中心)。即使在采用第二个“双本能”理论之后,弗洛伊德直接关注的重点仍然是性驱力的特征表现。攻击驱力,就像其之前指向自我保存的驱力一样,相对于力比多来说,并没有被赋予相应的发展阶段。而且,与自我本能缺少变迁相类似,弗洛伊德称:“我们总是相信,在神经症中,它对抗的是力比多的需要,而不是其他的本能,自我捍卫着自己。”(1926a,p.124)

驱力理论忽略的区域,自我保存本能的发展史(其功能转化为结构自我的时候,弗洛伊德对此作了一定的修正),以及攻击的发展史,都是当代精神分析理论建构的重要议题;对于一部分关系/结构模型的理论家来说,它们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这些议题在弗洛伊德思想中的缺如降低了驱力/结构模型的确定性。早期模型的空白区域基本上被源于性本能的力量所填充,当然,这只代表了弗洛伊德冲突理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