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高职文化育人研究与实践》简介
《以文化人:高职文化育人研究与实践》这本书是由.麻富游著创作的,《以文化人:高职文化育人研究与实践》共有127章节
1
前 言
Foreword 何谓文化?古今中外,众说纷纭。单从词源来说,多数学者将之追溯自儒家经典作品《易传》。《易传·彖传上·贲》载:“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
2
目录
目 录 前 言 第一部分 人文教育:文化育人的关键 第一章 人文素质教育,高职教育的应有之义 第一节 人文精神——高等教育之灵魂 第二节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
3
第一部分 人文教育:文化育人的关键
...
4
第一章 人文素质教育,高职教育的应有之义
人文素质作为一种基础性素质,它对一个人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极强的渗透性。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不仅能促使学生拓展人文知识、改善思维方式、培养人...
5
第一节 人文精神——高等教育之灵魂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
6
第二节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特点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作为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自提出以来,一直被探讨着、实践着,其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着。在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文化素质...
7
第三节 人文素质教育,高职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高职教育产生于由科技发展而带来的工业化,工业化起源于西方,其核心是技术理性主义文化,因而崇尚技术理性,倡导技术至上,缺乏人的主体性思维。在此语境下,我国高职教育...
8
第二章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困境
随着我国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逐步重视,特别是1999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来,我国人文素质教育在本科院校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相对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尽管也日益认识到开展...
9
第一节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为深入推进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有必要对当前影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突出问题和现实困境进行剖析与反思。概括而言,当前高职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
10
一、在教育理念方面,缺乏基础地位与系统发展思想
由于过于强调专业技能培养,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上存在着明显的功利思想与实用主义,重技能培养轻素质教育,工具理性倾向严重。许多高职院校没有将人文素质教育置于基础、优...
11
二、在教育内容方面,缺乏高职教育特点与特色
由于普遍受到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影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内容呈泛化倾向,没有将其放在高职教育的维度之内、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选取与设计(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
12
三、在教育方法方面,缺乏人文知识内化的多元渠道
由于过于强调人文知识的学习与传授,过多考虑传统课堂教学(教室),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隐性课堂(环境)、活动课堂(校园)、实践课堂(社会)等方面开发不够。特别是...
13
四、缺乏一支数量足够、素质较高的人文素质教师队伍,这也是制约当前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重要瓶...
目前,一般的高职院校人文方面的专职教师很少,就是加上全校党政管理队伍中的兼职人文教师,也难以较好地满足人文素质课程开设的要求。同时专业课教师整体人文知识欠缺、人...
14
第二节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困境分析
通过前面关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判断当前影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5
一、价值理性的失语
高职教育作为兼具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双重属性的特殊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等方面的需要,而且应该是人格健全、全面和谐发展的“真正意义上的...
16
二、教育主体的错位
学生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本是应然之事,然而在现实教育中,却存在着教育主体错位的现象。首先,从学校层面看,学校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高层组织,掌握着人文素质教育的...
17
三、课程建设的博弈
“无论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最终都必须借助课程的方式才能实现。”[1]然而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在与专业课程建设的博弈中遭遇着尴尬的局面,既没有获得...
18
第三章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理性进路
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理念,体现了知识、能力、素质的内在统一,体现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有机结合。高职院校...
19
第一节 推进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策略
...
20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逻辑...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既指人的体力、智力和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也指人的自由发展。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是教育,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
21
二、课程是教育教学的基本载体,在教育教学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是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
课程建设一般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法技术的采用、课程模式的构建、课程的评价等。其中,课程内容的选择是核心,课程模式的构建是关键。高职院校人...
22
三、学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他们的认知水平与接受程度将直接影响人文素质教育的实际效果,也将最终决定...
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和现实人文素质教育水平,研究学生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规律与方法。当前特别是要基于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努力设计构建出“第一课堂(教室...
23
四、教师在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是高职院校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不仅体现在知识的传承方面,还体现在教师对教学态度、问题的处理方式,以及对学生进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人文的隐性教育。[...
24
第二节 深化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对策
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笔者提出以下深化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十大具体对策。...
25
一、落实全面发展理念是核心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了认识上的深度,才可能有行动上的力度。任何一种教育,其终极目标都是为了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高职教育也不例外,亦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26
二、提高综合素质能力是目标
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
27
三、培养职业人文素质是重点
职业性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本科教育的显著特征。高职院校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时,要注重突显职业教育特色,将“人文性”与“职业性”相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人文素质。...
28
四、围绕学生成长成才是主体
学生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他们的认知水平、需求状况与接受程度将最终决定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成功与失败。 首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
29
五、发挥教师育人职责是关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状况以及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人文素质教学效果的好坏,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
30
六、完善课程结构体系是基础
课程是教学的基本载体,在教育教学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是高职院校深化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 一是要开设一定数量的人文课程。高职院校要从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