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卫生健康类高职院校文化内核
高职院校文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职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能力水平。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既是传承创新先进文化的需要,又是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需要,更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通过对全国2000多所高校中的150多所卫生健康类高校校训进行大数据分析,本科院校中5所校训中直接含有“仁爱”(包括“仁”“爱”),10所校训中含有“济世”(包括“济生”);高职院校中12所校训中直接含有“仁爱”(包括“仁”“爱”),13所校训中含有“济世”(包括“济生”“济民”)。这启示我们:虽然高职院校文化具有多元性,但是仁爱成为卫生健康类高职院校的文化内核。卫生健康类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必须体现仁爱特色,以仁爱为统领,融入传统医德中的敬畏生命、贵义贱利、仁善立业等仁爱元素,创建心中记仁爱、行为显仁爱的校园氛围;必须融入卫生健康类领域的文化特色,凝练卫生健康类高职院校的文化特质。
1.卫生健康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呼唤仁爱文化
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办学的终极目标,文化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当前,国内卫生类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一般定位为,培养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特别强调培养“关爱病人、敬畏生命”的医学人文精神。医学的本质是增进健康,目的是延长人的生命,这决定了医学与“仁爱”有着天然或必然的联系。古今中外,医学被称为“仁术”,医生被誉为“仁爱之士”,“仁”是联结医学和医生的纽带。[2]在内心深处形成仁慈的品质,形成悲天悯人的品格,是医护人员首要、必要的条件。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是医学赋予医护人员的神圣职责,仁爱是医护人员的职业之魂。卫生健康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呼唤仁爱文化。卫生健康类高职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卫生健康类工作,堪称“健康使者”。工作特殊性和职业特点决定了要求既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及良好的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又具有博大的爱心和健全的人格,这就要求卫生健康类高职院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医学教育的特点,有机地渗透“仁爱”教育,培养学生以“仁爱、健康、奉献、创新”为主旨的核心素养。
2.仁爱文化是卫生健康类高职院校文化之基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交给学生专业技能(“干粮”),也要交给学生核心能力(“猎枪”),更要交给学生价值观(“指南针”)。[3]如果长期坚守一种仁爱态度,就会形成一种仁爱素养,就会养成一种仁爱品性,这种仁爱品性就会引领学生形成一种创造的、幸福的、诗意的生活方式,就会融入学校教学、管理、服务各个环节,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仁爱文化是卫生健康类高职院校文化之基。卫生健康类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要渗透仁爱教育理念,处处有教育者的思考、留下受教育者的足迹;渗透出平等、关爱的人文气息,彰显文化校园的感染力与亲和力;具有奉献精神、大爱思想、人文情怀、素质素养、阳光心态、健康理念、生命意识、医理背景等特点。净化卫生健康类高职生的心灵,激发其内心深处的美好品质,培养一种积极的高尚情感,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人道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