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高职院校在建设文化品牌的过程中,由于过于注重外在宣传与表面文章,而忽视了文化品牌理念内化与价值提升等内涵拓展。比如有些高职院校在建设文化品牌时,将所开展的相关校园文化活动拼凑累加在一起,美其名曰某某文化品牌,看似活动丰富、热闹非凡,实则缺乏内在理念的提升,品牌核心价值缺失。又如,有些高职院校在建设文化品牌时,不重实实在在的建设,而是大做总结包装的文章,将文化品牌概念化、虚拟化,刻意“将单一化、符号化和缺乏内涵的空心怪物包装成立体化、个性化的优秀品牌项目”[5],最后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