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层次”课程体系有机结合

(一)“三个层次”课程体系有机结合

1.思政类核心课程

学院现已开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其中,“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作为校级精品课程,经过近三年的建设,渐趋规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通过开展专题教学试点,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形势与政策”采用专题讲座形式,作为必修课排进课表,及时跟进重大时政,实现常态化教学,从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力保障。人文社科部通过组织思政课教师赴湖州师范学院、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交流,与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主题研讨等,拓展了思路,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院思政课建设提供了经验。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为主干课程,重点做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总体设计,在内容安排上,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既照顾理论体系,又突出教学重点、难点与热点,力求教学有的放矢,加强针对性;在教学实施上,开展专题式、案例式、互动式、研究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精心设计了学习实践报告书,将实践教学与专题教学相结合。例如,人文社科部与校团委联合开展了“和谐社会DV主题作品大赛”作品征集活动,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实践教学与学院“2012年爱心文化节”进行对接,旨在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发现身边的故事,用自己的语言诠释真实、独特的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之美、生命之美、人性之美。学生参与度高、受教深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积极开展课程教改探索,已于2012年9月实施的新方案,基于“大思政”理念与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要求,根据学院专业和学生实际,结合学院学生职业发展教育项目实施情况,把“基础”课教材内容重新进行整合优化,分成始业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五大板块,其中重点突出道德教育,并把生命教育和青春健康教育等富有学院特色的内容整合到课程中来。在具体课堂教学模式上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采用案例式、活动式、情景模拟式、主题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在考核上,拟取消期末笔试考试,注重平时考核,将同学的德育考评也纳入课程考核。在教师队伍上,发挥专、兼任教师的特长,进一步整合资源,实现师资共享、项目共享、课程共享,实现“大思政”教育。

2.通识类人文课程

现已开设的课程有“电影音乐”“舞蹈”“影视鉴赏”“书法鉴赏”“人际沟通”“演讲与口才”“宣传策划”“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等,内容涵盖人文素质的诸多方面,基本满足学生选修需求,着力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

“大学语文”作为在护理专业和助产专业学生中开设的一门公共素质类课程,受众面广,是学院建设的重点。该课程运用古今中外丰富的文学、文化资源培养学生文化素质,激励情感,体验文学魅力,学习语言文学知识。课程遵循基础与多样选择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课程,注重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高人文素质、提升职业素养。课程设计思路考虑到高职批次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语言文字运用不能得心应手,错误率高;对很多文学作品的学习还未转化成内在的思想和气质。基于这两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首先,使学生认识汉语言的魅力和作用,能够规范地使用好汉语言;其次,坚持“文学是人学”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个性差异,通过对文学经典篇章的学习,更好地启迪学生对人生理想的思考与追求,增进其对现实与人生的理解,提高学生耐受困难的心理抗压能力,培养其思维的冷静和缜密;另外,使学生初步接受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学习领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等人文思想的深邃与光辉,培养学生的灵敏性和仁爱心,使学生尊重生命、尊重患者,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

3.职业类素质课程

现已开设的课程有“健康人文”“心理护理”“孕妇瑜伽”“运动处方”“形体训练”“中西经典悲剧欣赏”“职业发展”等。其中“健康人文”作为学院首批校本课程,通过教学团队建设、采用分段教学、自编讲义、实践活动等举措,得到了一定的加强,在2011年12月召开的课程建设研讨会上,得到了特邀专家东南大学何伦教授与浙江大学董恒进教授的肯定。“职业发展”则根据学院学生职业发展项目内容开设不同的课程,如“就业与创业指导”等。

“健康人文”是一门为从事健康服务的学生设置的人文类综合性公共必修课程,在学院营养、美容、口腔、检验、检疫、康复等专业开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健康相关的人文类知识,积淀人文素养,培养心理慰藉、人际沟通、法律维权和经济核算等能力,最终树立行业人文精神。该课程自编了教材。自编教材在内容的选取上,一是梳理医学史上的人文关怀案例,让学生阅读并学习,积淀人文素养;二是培养学生在健康服务过程中所具备的素养和能力,从学生未来的岗位需要出发,使其掌握相关知识,强化训练未来职业所需要的能力,为未来的岗位需要做准备。该课程自编教材适用于健康服务专业的所有学生,有较强的针对性。其中包括精心设计的实践教学环节,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进一步规范实践教学活动,努力使学生在活动中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各种能力。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每章内容后面,附有推荐阅读书目,以供学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