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文化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所在

(三)爱心文化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所在

1.爱心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爱和归属的需要。爱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桥梁。情感文化论认为,人是情感的主题,情感文化应当成为人的主体文化。爱心文化有着激励人、凝聚人、感染人等功能,通过爱心文化的培育、实践和发展,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完善和学生人格健康和谐发展。

1)爱心文化能够丰富和深化校园文化的内容

在以往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更多的是把精力放在活跃校园气氛和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上,对于应进行普遍强化的个体修养内容涉及不多,如爱心之类的更是少之又少,而这些是我们现实社会中所必备的基本要求。爱心是促成校园和谐文明的文化环境的重要因素,通过开展爱心文化建设,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校园文化的内容,提炼校园文化的特色品牌,从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

2)爱心文化能够引领校园文化活动的方向

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在爱心文化氛围的熏陶下,通过设计各种爱心载体,定期开展爱心服务文化节、党员爱心活动日、爱心服务实践团社区行、爱心天使志愿服务等活动,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良好的舞台,同时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在“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服务、假期社会实践等活动中,爱心文化教育同样贯穿始终。

3)爱心文化能够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

只有一个认识爱、懂得爱、欣赏爱、付出爱、具有爱的能力的人,才会具有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心文化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爱的氛围中成长,富有爱心、责任感强、品德高尚的学生会将其所得到的博大的爱传递给他人和社会,在爱与爱的传递中形成浓厚的爱心底蕴,这种人文精神和底蕴能够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重要的催化作用。

2.爱心文化的内涵

爱心是一种宽容,是一种博大胸襟,是一种亘古不变的美德,是一种责任,是乐于助人的善良和淡泊名利的宁静。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仁者爱人”。“仁”的基本内涵是“爱人”。《论语·颜渊》中这样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孔子“仁”的思想,在《孟子》中得到了继承。《孟子·离娄下》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可见,“仁爱”历来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仁爱观念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立人之道”,是儒家道德的核心精神。“仁”的含义就是关心人、帮助人,以帮助他人作为自己的最大快乐,这种精神也是贯穿古今的人道主义精神。

“爱心文化”以“爱”为核心,是对我国“仁爱”思想的继承,它提倡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关心、互相尊重、互相友爱、互相帮助,是人文精神与职业素养的核心体现。中华民族这种道德传统及深厚博大的“爱”延伸至今日即是互帮互助、助人为乐及为维护社会利益、人民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利益的精神源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学校所倡导的爱心文化在内容上是丰富的、多层次的。它以“尊重、理解、关怀、热爱”为基本内容,以“自尊、自爱、自强”为精神要素,以“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基本原则,以“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爱人类”为自我道德责任感,是塑造“爱心人格”为价值取向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爱心文化的建设旨在进一步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团结互助、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传统,使学生真正形成关心、理解、尊重他人的“爱心人格”特征,达到育人的成效。

3.学院注重爱心文化建设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是每所高职院校需要考虑的问题。爱心文化的提出首先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有密切关系。高等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一样,都追求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注重培养人才的自我适应和自我发展能力。在实现“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将爱心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教育部、卫生部确定的承担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任务的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应用型卫生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是白衣天使的工作,其工作服务的对象是“人”,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是他们的神圣使命和职责。因此,学院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卫生领域专业知识与岗位技能,而且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与职业素养,具备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爱心意识。近年来,学院围绕高素质卫生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学生“人文精神与职业素养、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人际沟通与社会工作能力”培养,注重仁爱思想教育,重视爱心文化建设。学院通过构建完善的爱心文化教育体系,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爱心文化教育活动,积极帮助学生树立团结互助、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职业道德情操,培育学生爱心品格和人文精神,努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以便其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真正用心去关爱每一名患者,从而提升医护人员的整体职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