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仁心、强仁术、讲奉献、佑健康:卫生健康类高职院校仁爱文化时代解读
卫生与健康工作者担负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神圣职责。对卫生健康类高职生来说,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必须培育“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建设仁爱文化是培育卫生健康类高职生职业精神的必由之路,塑仁心、强仁术、讲奉献、佑健康是仁爱文化的时代解读。通过对师生调查,最能体现卫生健康类高职院校老师仁爱的五个词是尊重、奉献、宽容、真诚、责任;最能体现卫生健康类高职院校学生仁爱的五个词是助人、真诚、尊重、善良、诚信。卫生健康类高职院校要汲取以仁爱为主要内容的儒家思想精华,融合传统卫生与健康领域职业道德中的仁爱元素,科学提炼卫生健康类高职院校仁爱的时代价值。
1.塑仁心
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曾说过:“医学是一门以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塑仁心就是要“敬佑生命”,以仁爱之心对待每位学生,以仁爱之心开启每位学生的心灵之门,以仁爱之心施展教育的魅力;培养学生常怀恻隐之心、善良之心、炽热之心、呵护之心,坚守医乃仁术、人道主义、救死扶伤、医患平等,对待服务对象仁爱宽厚、仁爱慈善,全心全意治病救人的善念,至善基础上自发行为的善举;培养学生用爱对待服务对象,对所有的服务对象一视同仁。
2.强仁术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仁术中,仁是前提,术是关键。强仁术就是说要“救死扶伤”必须掌握精湛、高明的医术。老师尽职尽责教书育人,学生尽职尽责学习工作;老师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促成学生的成长成才;坚守医乃仁术,秉持“以人为本、选择多样、仁术融合、人人出彩”的教育理念,培养岗位胜任力强的技术技能型健康服务人才,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思想、强烈的事业心,热爱岗位、敬畏工作。
3.讲奉献
“奉”意思是“献给”,“献”指“把实物或意见等恭敬庄严地送给集体或尊敬的人”,奉献就是“恭敬、庄严地交付、呈献”。讲奉献就是“甘于奉献”,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认真善待每一个人;把工作当作分内事,把本职工作当成事业来完成;培养无私的奉献精神,公而忘私、忘我工作;培养勤勉的工作态度、脚踏实地,无怨无悔;培养强烈的事业心,尽职尽责、全心全意;培养吃苦耐劳精神,甘于奉献、乐于助人。
4.佑健康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不仅包括拥有健全的心理,而且包括具备社会适应能力。1993年,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明确规定医生的任务,“应促进健康,防止疾病,提供初级卫生保健。医生要遵守职业道德,热心为病人治病和减轻病人痛苦。”佑健康就是坚持“大爱无疆”,时时做到治病救人,处处彰显人文关怀;理解人、尊重人、关怀人;学会欣赏、乐于分享、善于倾听;忠于职守、服务社会、献身医学,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而达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