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社团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
作为第二课堂的主阵地、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校园里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大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锻炼场所。通过组织开展各种社团活动,从社团负责人到一般成员,他们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交际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理论骨干、科研骨干、文艺骨干和管理骨干。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使人格得到升华、情感得到塑造、知识得到丰富、潜能得到发挥、素质得到提高。此外,“良好的社团组织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基础,以政治型、求知型、伦理型、创新型为特质,反映当代社会发展的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素质发展特别是非智力素质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1]。与此同时,高校学生社团文化所倡导的社团精神,包括竞争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民主精神和服务精神等,不仅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而且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