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他们的认知水平与接受程度将直接影响人文素质教育的实际效果,也将最终决定...

三、学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他们的认知水平与接受程度将直接影响人文素质教育的实际效果,也将最终决定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成败与否

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和现实人文素质教育水平,研究学生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规律与方法。当前特别是要基于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努力设计构建出“第一课堂(教室)、第二课堂(校园)、第三课堂(社会)‘三课堂联动’的,融人文知识学习、人文思维培养、人文精神塑造于一体,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适合高职院校特点的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让学生能时时、处处受到教育,得到熏陶。作为学生,则要切实克服学习的功利、功用思想,充分认识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对于自身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自觉增强主体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各种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与活动。特别是要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这两个成长、成才的大舞台,切实从中长知识、增才干、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