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平台,提高爱心文化教育的聚合力

(二)搭建平台,提高爱心文化教育的聚合力

为推进爱心文化建设,各党总支、团委、系部纷纷建立爱心文化教育的载体,爱心网络渐成体系。

1.党团活动室

为充分发挥党团活动室的辐射功能,以每幢公寓楼党团活动室为单位,组织公寓楼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结合时事定期开展学习座谈交流活动,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修养和道德素质。同时,各党团活动室积极组织各类爱心帮困活动,如以收集废品所得资金资助贫困学生、开设爱心服务流动站、与农民工子弟学校爱心结对、雷锋日服务活动等。

2.爱心志愿服务中心

由青年志愿者协会改建而成,最早可追溯到1992年创立的“学雷锋小组”。该中心由团委负责,以“投身实践、发挥专长、服务社会、共建和谐”为宗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南丁格尔精神,深入社区、广场、农村、弱势群体(包括敬老院、留守儿童、特殊学校等)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卫生知识宣传与咨询、健康调研等爱心志愿实践服务活动。在奉献社会、服务社会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实现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目标。其中,“爱心天使护理志愿服务队”已在校内外产生一定影响。

3.爱心互助社

家庭经济困难生的经济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伴随着经济贫困引发的“心理贫困”,客观地存在于家庭经济困难生的心灵之中。爱心互助社是一个由家庭经济困难生组成的社团,通过建立爱心互助社,营造自助、自立、自强、助人的社团氛围,开展心理助困、感恩教育、自我提升训练、建立“紧急临时借款基金”等爱心活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生树立自信、学会感恩、热爱生活,做一名身心健康的大学生。

4.爱心服务实践基地

目前已遍及宁波全市范围,主要有江北洪塘、慈城、云湖、甬江,海曙西门街道、望春街道、江厦街道、南门街道、古楼街道,江东明楼街道、樱花社区、百丈街道、中山社区,鄞州东钱湖社区、钟公庙街道、姜山镇、紫鹃社区、华泰剑桥社区、外滩社区等,此外还分布在敬老院、医院等处。

5.爱心基金站

2007年3月正式成立,爱心基金站奉行“自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原则,将师生们的募捐和定期回收废旧物品所得款项作为爱心基金,用以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生、向社会公益事业捐款以及敬老院、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力所能及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此前,原宁波卫校已故校长吴韫玉曾用最后遗留下的一笔生活费28071.32元成立过“爱心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