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文化品牌的定位策略
品牌定位是品牌建设的基础,定位不准,品牌很难形成。高职院校在进行文化品牌定位时,要在调研分析自身相对竞争优势的基础上,选择确定那些具有核心相对竞争优势的方面,并通过制定有效措施,形成清晰的文化品牌培育路径图。
首先,分析相对竞争优势。运用SWOT(S代表优势,W代表劣势,O代表机遇,T代表挑战)工具,分析学校自身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优势、劣势以及外部环境给学校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学校自身优劣势的分析方面,重点分析自身的优势,比如体现行业特征、职业特点、专业特色方面的文化,体现地理区域、文化传统、地方特性方面的文化,以及体现学校精神、办学理念、师生特质方面的文化,等等。在学校外部环境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方面,重点分析形势、政策所带来的资源与机遇,相关竞争学校的同类文化项目的建设情况(如实力、影响等)。通过分析,找出具有自身相对竞争优势的方面,其中可能既有显性与隐性的方面,也有开发成本高一点与低一点的方面。
其次,确定核心优势项目。在具有自身相对竞争优势的文化建设方面,选择确定那些个性特色鲜明、具有核心相对竞争优势的项目,作为自身文化品牌的定位。这样定位以后的文化项目经过精心培育才有可能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当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跟风现象严重,趋同化情况明显,文化个性不强、特色不鲜明。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文化品牌定位时,要运用差异化定位策略,选择那些具有自身个性与特色的优势文化作为品牌培育项目。彰显高职院校文化个性可以通过以下三个维度来考量:一是高等性,大学文化要区别于企业文化、社区文化;二是职业性,高职院校文化要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学文化;三是类别性,要区别于不同类别的高职院校文化。高职院校首先要将那些“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人特我优”的文化项目作为核心优势项目来加以重点培育。
最后,开展顶层设计。确定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文化培育项目后,高职院校还要围绕“培育什么样的品牌、怎样培育品牌”开展顶层设计,从品牌理念、品牌行为、品牌形象等方面进行系统谋划,制定具体举措,对每一阶段的培育路径进行规划设计,以防止建设内容与所定位的品牌塑造方向相分离、建设途径与其他教育渠道(教育环节)相脱节、建设资源分散机制缺失等问题。顶层设计是定位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现定位、形成品牌的路径图。有了顶层设计,不仅使师生员工对于“培育什么样品牌”心中有数,而且对于“怎样开展品牌培育”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