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的博弈
2025年08月10日
三、课程建设的博弈
“无论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最终都必须借助课程的方式才能实现。”[1]然而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在与专业课程建设的博弈中遭遇着尴尬的局面,既没有获得与专业素质教育相对等之主干课程待遇,更没有确立诸如哈佛通识教育之核心课程地位,就连基本课程体系也没有具体指向,不像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公共体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之于身心素质教育。总体而言,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基本上还处在“因师资定课程”“因课时定课程”的状况,课程内容也比较“杂、乱、散”。虽说设有必修课与选修课,但对于这些课的内容,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学校都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学生听了只不过多点课外知识而已。在时间安排方面也不像专业课那样安排在黄金时段,要么是下午最后几节,要么安排在晚上和课余时间,而且基本没有考核。学生满意度不高,实际效果不好,需要总结反思。
【注释】
[1]张胤.“大学课程”:一个复杂性概念[J].江苏高教,2004(1):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