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要素向度来解读高职院校精神的特定内涵

三、从要素向度来解读高职院校精神的特定内涵

大学精神是一个内涵稳定、外延模糊、蕴涵极为深广的概念,其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内涵。至于包括哪些内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诸如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爱国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拼搏精神、奉献精神等,分别被许多学者作为精神要素而纳入大学精神的内涵。笔者较为认同的一种概括为:大学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育人为本”的教育精神、自由探索的学术精神、“止于至善”的道德精神、引导社会的批判精神。[3]对于高职院校精神的特定内涵,不同的学者也有着不同的见解。如有学者将其解读成是“文化精神和技术精神的和谐统一”,认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以及进行技术开发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功能和鲜明特色,因此,技术精神是高职院校必须弘扬的一种最基本的精神”,“文化精神相对于技术精神来说,是首要的,是技术精神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两者可以相通相融,相互促进。[4]也有学者从态度、能力、方式三个角度将高职院校精神的特定内涵诠释为“职业情怀、经世济用和开放协作”等。[5]因此,高职院校精神较之传统大学精神,虽同构但异质,其中体现在要素的角度,主要是因为高职教育具有自身的类型特点与特定内涵。

据上分析,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精神是高职院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凝练而成的对学校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核心价值与理念,是对高职教育质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