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类高职院校建设仁爱文化实践

(一)卫生健康类高职院校建设仁爱文化实践

2010年以来,学院提出以仁爱文化作为学院主导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仁爱成为师生的价值追求和行动自觉。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弘扬卫生与健康工作者职业精神。

1.以提炼校训为契机,凝练仁爱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核心,可以振奋精神、激励意志,凝聚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精神力量。凝聚着学校办学理念和价值导向的大学精神,是学校特有的气质、品位和追求的集中体现。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李延保指出:“一所学校是一部历史,沉积了各个时期的校园文化生活,记载和延续着学校的学术传统和文化精神。”学院凝练仁爱精神文化,把仁爱精神融入师生的血液和灵魂,内化为师生自觉的精神追求,使之成为全院共同追求的学校精神,形成师生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从而潜移默化地熏陶师生的思想方法、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行为方式。

1)凝练以校训为核心内容的仁爱精神文化

以确定校训为源头,以制定章程和召开学院党代会为契机,不断完善学院仁爱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学院根据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提炼校训,积极培育具有卫生健康类高职院校特色的学院精神文化。提炼校训的过程,也是激励师生坚持学院未来发展方向,引领师生为实现学院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的过程。2013年,学院根据卫生健康类高职院校校训具有厚德、博学、敬业、自信、技高、济世等特点,提炼出了“仁爱、健康”的校训。目前,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以人为本、选择多样、仁术融合、人人出彩。

2)研究具有校本特色的仁爱精神之时代解读

学院在近百年的办学历史中,虽几易校名、几易校址,但仁心仁术的办学思想和价值追求始终如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撑着学院科学发展。学院赋予仁爱精神时代内涵和价值要求,培育以“仁爱、健康”校训为内核的学院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2016年,开展仁爱文化大讨论、开展仁爱文化调查,研究具有校本特色的仁爱时代解读。分别调查分析教师层面、学生层面的仁爱精神解读。在此基础上,形成全院共同追求的仁爱精神:尊重、真诚、责任、奉献、宽容、关怀。

2.以制定制度为引领,健全仁爱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是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学院根据学院章程,积极探索并建立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时代要求且具有卫生健康类高职院校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1)出台彰显仁爱精神的规章制度

制度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制度建设的水平充分反映学院的品位和价值取向。学院制定《“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文化建设规划》等,提出建设仁爱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高地、示范区和辐射源。出台《加强学校宣传思想工作文化实施意见》《师德规范》《红十字会“仁爱基金”管理使用办法》《“仁爱之星”评比办法》《奖学金评定办法》等,加快仁爱文化制度建设,引领仁爱文化发展,构建体现大学精神、展现办学历史、融入行业特征、彰显校本特色的学院文化。

2)固化展现仁爱元素的节庆文化

学院固化各类文化活动、庆典等,规范重要典礼、大型活动的流程。“护士节加冕仪式”,通过组织同学们庄严宣誓,激励同学们呵护人类的生命健康。“仁爱文化节”把专业特色与仁爱文化相结合,“技能文化节”号召学生把学院专业特色与仁爱文化相结合。学院2019年通过《教师誓言》,通过每年教师节表彰大会实施新入职教师宣誓和师德承诺制度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形成敬业爱生的良好教风。

3.以志愿服务为抓手,提升仁爱行为文化

校园行为文化是学院校园文化的具体表现。实践可以使文化体现在师生一言一行中,内化到师生生命中。学院打造行为文化校园文化品牌,对学生进行“仁爱、健康”教育,仁爱文化成为品质校园建设的主旋律。

1)开展专业志愿服务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与中华传统美德中助人为乐、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等激励人们向上向善的仁爱思想相融相通。专业志愿服务依托学院卫生健康类专业优势,把志愿服务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学院培育了“爱心天使”“青春健康”“健康阳光”“健康家园”专业志愿服务4个以仁爱主打的校级校园文化品牌,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2016年,整合2012年成立的志愿服务组织“健康家园”为“宁卫号”健康专列志愿服务项目,作为学院专业化志愿服务建设的新的里程碑,使学生在为社会奉献中获得成长、在为他人服务中提升自己、在专业教学实践中提升服务技能。

2)开展仁爱文化教育

学院把仁爱教育纳入日常教学基本内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把教学内容分为品悟人生、知性人生和卓越人生三大板块,其中知性人生设置“仁爱:让生命更高贵”等专题。通过组织编写《健康人文》等教材,开发仁爱校本课程。通过“生命起源”“生命关怀”等模块设计,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关爱人类的人文情怀;通过开展“生命、感恩、责任、励志”“寻找医学世界精神领袖”等主题教育,启迪学生思考生命、关怀生命。学院创设以“仁爱·健康·人文”为主题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品牌讲座——“华美讲堂”,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董平等10多位专家讲授《从王阳明那里学习如何做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爱和知识呵护患者》等。

4.以特色景观为核心,建设仁爱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以最外显的方式映射着校园文化,是师生员工共同学习生活的总体环境,是学院文化建设的基础。学院建设物质文化,融实用性、育人性为一体,呈现自然和人文的和谐之美,使师生自然感悟到一种理念、一种特质和一种精神。

1)建设仁爱文化景观

学院建设校训文化柱、校训石碑,以校训命名为“仁爱路”“健康路”,其余道路以近百年办学历史中的学校名称进行命名,建设“华美寻幽、池畔访竹、仁桥问鱼、学府探翠、康河阅柳”等校园五大景点导引牌,将仁爱文化体现在学院角角落落。

2)建设品质校园景观

营造内涵丰富、优美宜人的校园景观,筹建人体生命科学馆、文化长廊等,进一步增强学院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核心竞争力,展现文化底蕴,发挥文化育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