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尽桃花扇底风—戏曲艺术的现代解读》简介
《歌尽桃花扇底风—戏曲艺术的现代解读》这本书是由.陈爱国著创作的,《歌尽桃花扇底风—戏曲艺术的现代解读》共有111章节
1
序 言
对于《第七只眼睛看艺术》这套丛书,我们的年青朋友和广大读者也许并不陌生,因为它的“第一辑”出版不到半年时间,就作第二次印刷,它已成为许多高等学校学生和社会大众身...
2
目录
目 录 序 言 导 言 ※西皮二黄是中药材? ※三月不知肉味 ※古老且新的艺术 ※传统与现代之间 第一章 动静咸宜——戏曲艺术特征简介 一、龙凤的组合(综合性)...
3
导 言
...
4
※西皮二黄是中药材?
我们正处在一个风云激荡的大时代。在改革深化的新形势下,在市场经济的全面渗透中,我们的一切都在重新估价和调整,事物的本质和真理被逐渐显现;变革和创新成为时兴的持久...
5
※三月不知肉味
中国艺术的最高审美境界是韵味,以致孔子听韩娥唱歌而入迷,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戏曲的魅力和“听戏”的乐趣也正在于此。请听一首[江儿水]曲子: 偶然间心似缱,梅...
6
※古老且新的艺术
入类许多艺术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原始人的诗、乐、舞合一的宗教仪式歌舞,戏剧也是如此。但中国戏曲的具体起源问题历来众说纷纭,如近代学者王国维的巫觋说,现代学者孙楷...
7
※传统与现代之间
戏曲品格,现代乎?传统乎?这个问题暂且不论,先来看一个例子:在当代戏曲舞台上,古典名剧《西厢记》仍旧常演不衰,既有“拷红”、“佳期”等经典折子戏,又有整出的大戏...
8
第一章 动静咸宜——戏曲艺术特征简介
...
9
一、龙凤的组合(综合性)
著名戏剧家高行健在《我的戏剧观》中认为,当一些人被电影、电视的文化竞争弄得头昏脑涨,忙于改进戏剧技术装备的时候,格罗多夫斯基却揭示了这门艺术的本质,即戏剧之所以...
10
※千年百戏※
追溯到戏剧的起源和本初状态,我们会发现,戏剧不只是一种语言艺术,而是原始宗教仪式中的面具、傩舞与民间说唱、耍嘴皮子的相声和拼力气的相扑,乃至傀儡、皮影、魔术与杂...
11
※空故纳万境※
“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在发挥歌舞技巧性、表演性和观赏性的问题上,曾有过“百戏杂陈”的艺术风姿。但“杂陈”并不意味着堆砌,将所有表现手段都拼贴进一个剧目,弄得花...
12
※特殊的要求※
一般人认为,戏曲包括文学、导演、表演、美术等艺术门类,是一种综合艺术和舞台艺术,从现代接受美学的角度看,也可以加入观众要素,称之为“剧场艺术”。但从戏曲的本质特...
13
※追求终极※
戏曲的起源虽可以追溯到上古歌舞、巫觋俳优,但它却是中国古典文艺门类中成熟最晚、样式最复杂的几种之一。在漫长的历史时空里,它以海纳百川的艺术气度,将歌舞百戏等诸多...
14
二、诗性本色(主观性与抒情性)
戏曲是诗歌的一种,古人都将它看作诗的流变和分支。明代沈宠绥说:“顾曲肇自三百篇耳。《风》、《雅》变为五七言,诗体化为南词、北剧”。[9]他将戏曲的文学体裁追溯到...
15
※澄怀味道※
戏曲作为剧诗,为对观众心灵世界有较深的触动,就必须在一个“情”字上做文章,在人物、主题的心理内涵上进行开掘,写出“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人情至味。 ...
16
※不重摹拟重抒发※
中国艺术,就其总体创作倾向而言,是偏重于主观的艺术。正如黑格尔所说:“在东方抒情诗方面有卓越成就的个别民族之中,首先应该提到中国人”[12],中国古典诗歌、绘画...
17
※物我混同※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说:“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彩附声,亦与心而徘徊”。这两句话是互文见义,意思是在文艺创作和审美活动中,心与物要互相宛转、徘徊,相...
18
※情感的外显※
观众看戏时的情感反应,与戏剧家灌注到剧中的情感并不完全一致,这是难以避免的,但从总体上说,戏剧情感是观众审美情感产生的主要依据,必须予以外显化。所谓情感外显化,...
19
三、灵动的水袖(程式性与虚拟性)
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的,现代戏曲理论家齐如山在《国剧艺术汇考》中,就提出“国剧(京剧)原理”为“有声必歌”、“无动不舞”。然而如何歌,如何舞呢?这就涉及各艺术门类...
20
※充满符号的空间※
戏曲程式(一般主要谈表演程式,因为它最直观),是对生活的简化和美化,是在不平衡中求平衡,在多样中求统一,是个有序的动态平衡模式。可以说,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动态平...
21
※水袖:文化契约的一种形式※
戏曲无动不舞,而且长袖喜舞。戏曲喜欢在衣袍、褶帔的袖口增加一段白绸,称为水袖,做出丰富的动作以表现时空的自然变化和人物的思想感情,并增加人物形象的美感。程砚秋就...
22
※心灵瞭望※
戏曲的程式性和虚拟性,一般指它的技术性因素,相对来说,具有规范、固定的特征,不容许更改、走样。但程式动作毕竟是形式的东西,还得与适当的内容结合起来,融进艺术和心...
23
四、众神的狂欢(雅俗共赏)
戏曲是一门生产成本甚高、社会依赖性极强的艺术,它为了生存与发展,时刻与社会进行价值交换,就必须适应社会各阶层的欣赏趣味,善调众口。社会各阶层的欣赏趣味有差异性,...
24
※游戏三味※
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直观的歌舞技艺展示就必须具有美声美容、动人视听的特征。一般的通俗戏曲,在演技、音乐、排场、舞台布置等方面,务求新奇,投合时尚。即使是民间的草台...
25
※王婆骂鸡※
至今,许多戏曲专家坚持认为,戏曲是植根于传统农耕文化的通俗文艺,反对一些文人将戏曲雅化。戏曲中最具通俗性的,恐怕要数农村中自编自演的下里巴人式的“土戏”,它们是...
26
※马路天使※
众所周知,戏曲的兴起与成熟,得益于北宋以后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队伍的壮大,为之奠定了优越的经济基础和文化条件。戏曲作为新兴的市民文化消费形式,除了城市中节令、...
27
※观赏是硬道理※
戏剧是大众化的艺术,它以过程性与直观性相统一的感性形式来实现美的价值,这种感性形式与广大观众的心理反应是相对应的。因此,戏剧要在“一次过”的动态流程中明确传递舞...
28
第二章 剧魂猎猎——戏曲艺术职能简介
...
29
一、编剧——一剧之本的奠基者
剧本是表演艺术的第一度创作,它是戏剧、电影、电视剧创作的起点,即所谓“一剧之本”。戏曲文学剧本的其内容包括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其形式包括结构、唱词、念白...
30
※情节与冲突※
诗人写诗、画家作画,音乐家谱曲,没有情节都可以,情节对它们没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而就剧本来说,就不能没有情节,这是由戏剧艺术本身的特殊性决定的。戏剧艺术是由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