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照护过程中回应性互动的重要性
回应性照护意味着照护者能及时关注到婴幼儿发出的信号——无论是面部表情、哭泣,还是发出其他声音或做出肢体动作,照护者都能理解这些信号所表达的意思,然后相应地做出回应,满足其需求。这一过程可以帮助婴幼儿与照护者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并为婴幼儿的早期学习打下基础。回应性照护还可以让婴幼儿感到安全,知道自己是被保护的,因此可以鼓励婴幼儿积极表达自身的需求。安全感对于婴幼儿非常重要,与照护者之间建立安全关系意味着婴幼儿能感到安全,并且知道即使他们感到难过、害怕或愤怒,他们也会得到照顾。
婴幼儿最早与照护者形成的关系会影响他们看待人的方式,以及他们以后形成关系的方式。例如,一个感到安全的婴幼儿可能会认为“成年人是可以信任的人,他们会倾听我的需求”,或者认为“可以和朋友分享我的东西,因为我知道朋友很快也会跟我分享他们的东西”。相反,一个感觉不到安全的婴幼儿可能会想“我需要警惕成年人,因为我永远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大喊大叫”,或者还会想“我不喜欢分享,因为他们从我这里拿走的东西,永远不会归还我”。婴幼儿的第一次依恋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照护者需要培养建立至少一种安全关系的能力,这种能力将帮助婴幼儿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否则可能会导致婴幼儿在以后生活中产生学习问题。例如,一个容易感到沮丧的婴幼儿可能会放弃一些事情,缺乏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安全感的婴幼儿可能不会在课堂上大声说话,也可能不愿意参加新的活动。虽然婴幼儿生来就有不同的性格,但照护者可以通过建立温暖、慈爱和乐于回应的关系,帮助婴幼儿成为一个安全、幸福的人。
有研究表明,安全的依恋关系(secure attachment)与婴幼儿的语言、社会、情感和认知发展密切相关,并且能为婴幼儿今后的适应能力、互动交际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的发展提供支撑。与照护者建立了安全依恋关系的婴幼儿更自信,成为自主学习者的概率更大,并且他们的专注时间更长。相反,那些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的婴幼儿会避免与他人的目光接触,对成年人温暖的举动不做出任何反应,倾向于逃避困难或无视成年人,或者漫无目的地游荡。他们可能表现出过度焦虑或顺从的行为,做出缠人或鲁莽的动作,避免与他人打交道,对他人表现出冷漠或者对同伴没有同情心。
不同理论视角对回应性照护的研究揭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回应性照护对婴幼儿的成长存在重要意义:针对性回应、情绪-情感支持、对婴幼儿注意力焦点的支持以及支持成长需要的语言输入。
针对性回应能促进婴幼儿应对压力和新奇事物的机制的发展,从而支持婴幼儿自我调节能力发展,并最终通过内化过程与照护者建立信任和联系。这种信任和联系会提高婴幼儿对环境的探索兴趣和意愿,促使他继续发出信号并促使他对照护者的要求做出回应。该过程包含三个连续步骤:婴幼儿发出信号,母亲以迅速和敏感的方式做出反应,婴幼儿体验到他们的需求以可预测的方式得到满足。研究发现,针对性回应和情绪-情感支持对婴幼儿的社交能力特别重要(例如合作、情感调节),因为可以改变婴幼儿对父母社会化做法的开放程度,以及促进婴幼儿了解如何做出适当的选择。
支持婴幼儿注意力集中,是一种与社会文化理论相关的行为,被认为可以促进更高层次的学习和自我调节,因为它为婴幼儿不成熟的技能提供了支持,也叫作脚手架(scaffolding)。社会文化理论框架内的回应性教养(responsive parenting)包括鼓励共同参与和二元交互中的互惠(Bakeman& Adamson,1984;Trevarthen,1988)。维持原有注意焦点而不是将其注意焦点导向其他事物,能促进婴幼儿未成熟的注意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这种敏感的父母输入能指导和规范互动,让婴幼儿开始扮演更积极的角色,最终形成自身的行为规范。维持注意焦点也有助于婴幼儿的词汇发展(Akhtar,Dunham &Dunham,1991)和更大的物体探索欲的形成(Landry,Garner,Swank&Baldwin,1996)。
照护者与婴幼儿的对话具有特定的特征,它们能够支持早期语言发展。一项调查遗传和环境对婴幼儿的交际能力影响的探索研究发现,妈妈模仿婴幼儿的词汇以及妈妈对婴幼儿的发声做出相应的回应,对婴幼儿的交际能力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还强调了接收丰富的语言输入(例如,告诉婴幼儿所提供物体和行为的名称以及这些行动如何结合或发挥作用)对婴幼儿增加词汇和语义知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