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育机构的环境创设要点
(一)睡眠区的设置
托育机构的睡眠区应单独设立在相对安静的区域,与游戏区、运动区、其他生活区(进餐、盥洗、排泄)等区域分开。因为从婴幼儿发展的角度来看,应该尽可能让他们每个功能区固定,形成婴幼儿良好的常规。尤其是睡眠区的单独设立可以让婴幼儿有一个专门属于自己睡觉的地方,从而为他们提供一个明确的心理环境:睡觉是休息,而不是玩耍,要接受本区域的规则。
婴幼儿睡眠区尽量不要摆放任何吸引甚至转移婴幼儿注意力的玩具等物品,婴幼儿会因为这些物品转移兴趣,延长入睡时间,影响睡眠质量和时长。
婴幼儿的午睡区应保持良好通风,环境安静、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白天的室温最好在19~20℃,被褥适合季节且清洁、干燥。窗帘颜色尽可能不要出现太刺眼、太明艳的颜色,总体色调和辅助照明光源的选择都要考虑与午睡区整体颜色的合理搭配。婴幼儿床位的安排要根据婴幼儿生理的变化和需要及时调整。睡眠区的层高和天花板的颜色也要合理搭配,层高越低,颜色越明亮可以减少压迫感。如果房间空间比较大,墙壁的墙纸可以使用较深的颜色,在层高比较高的房间里,可以采用淡横纹墙纸,或者挂上布幔,让午睡室看起来不会太空荡。因为对于婴幼儿而言,他们更偏向于生活在一个私密的、温馨的小空间,这样的空间会更有安全感。
(二)睡眠寝具及物件的选择
婴幼儿午睡用品及其他物件尽可能由家长提供,因为婴幼儿已经熟悉家庭中的床上用品,这些使用过的床上用品会有助于婴幼儿更好地午睡。托育机构中婴幼儿的床单、被褥等都可由家长准备。另外,为了婴幼儿睡眠的舒适性,保育师还可以提醒家长为婴幼儿准备不同季节的宽松舒适的睡衣,穿睡衣入睡一方面有利于婴幼儿入睡,另一方面则是睡前的“仪式感”。当保育师给婴幼儿换上睡衣时,无形中是在告诉婴幼儿睡觉的时间到了。当然托育机构也可以根据情况为婴幼儿准备统一的睡衣和床上用品,以方便管理,这些没有硬性要求,可以视婴幼儿的实际情况而定。
床垫的选择尽可能软硬合适,目的是既保证婴幼儿脊柱的正常发育,又要能预防SIDS。托育机构根据自身实力,可以采购婴幼儿记忆床垫,既可以记录幼儿睡眠情况,又能保证安全。尽量选用质地舒适,容易铺设,防滑性、导水性比较好的地板,地板在铺设时,可以选用不同材质,因为当婴幼儿走在不同材质的地板上时,能够充分感受到不同材质带来的触感,从而促进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刺激感觉神经的发育。窗户的设置高度及位置要考虑婴幼儿的安全,因为在玩闹的过程中有的婴幼儿可能会尝试打开窗户,甚至会爬上窗台,把身体探出去,这样就会非常危险。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电插座,所有的电插座都应特别注意隐蔽,设置在婴幼儿无法触及的地方,必要时加上自动断电装置。
睡眠环境尽可能宽松且简单。不要在婴幼儿睡觉的头部放置容易发出声响的玩具,如铃铛、沙锤、铃鼓等,否则影响婴幼儿睡眠。婴幼儿的哄睡布偶、动物布偶、娃娃等也都可能会造成伤害。睡觉的环境越简单舒适,婴幼儿可能越会遵循自身内在需求和节律,从而缩短入睡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家长要相信婴幼儿能够学会不用大人干预就能自己入睡,而且要给他们自己解决睡眠问题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