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育机构的游戏活动
(一)托育机构的游戏活动类型
托育机构中婴幼儿的游戏通常有自主游戏、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半结构化游戏、集体游戏与同伴游戏等类型。托育机构的运动与游戏活动中,照护者应考虑到不同月龄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上述教育性的发展目标,选择合适的游戏类型,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和组织婴幼儿的运动与游戏。
1.自主游戏 自主游戏涵盖所有的游戏类型,强调婴幼儿的自发性和自主性。照护者在了解婴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让婴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内容。另外,照护者还要为婴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及均等的游戏机会,促进婴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
2.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 主题活动是指围绕某一中心主题作为课程内容而组织的教育性活动,活动的主题应贴近生活。区域活动是指教师以教育目标、婴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内容为依据,将活动空间划分为不同区域来组织的活动。婴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区域,并通过与玩具、环境、同伴间的充分互动获得学习与发展。
3.半结构化游戏 半结构化游戏是一种介于自主游戏和结构化游戏之间的游戏形式。在半结构化游戏中,照护者可以提供一些游戏的框架和指导,允许婴幼儿在这个框架内自由进行游戏。
4.集体游戏与同伴游戏 集体游戏与同伴游戏都是能促进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游戏形式,但在具体的实施和特点上有所不同,两者容易混淆。集体游戏是指幼儿在大团体或群体中进行的游戏,通常需要由照护者来组织和引导游戏。在集体游戏中,照护者通常会提供游戏的规则和目标,并且在游戏过程中对幼儿进行指导和管理。集体游戏通常有明确的组织结构和角色分配,强调合作、团队精神和遵守游戏规则。同伴游戏通常是由同龄伙伴之间自发地组织并参与游戏,可以凭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游戏内容,强调伙伴间的平等关系(图5-12)。
图5-12 同伴间共同交流游戏
(二)托育机构运动与游戏中的回应性照护要点
1.创设安全适宜的环境 环境创设包括物质环境创设、心理(或人文)环境创设,需遵循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性原则、适宜性原则、参与原则、开放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要确保婴幼儿在进行运动和游戏活动时的环境安全,包括场地、设备和材料等(图5-13)。照护者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运动和游戏设施,确保婴幼儿在游戏中不会受到意外伤害。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的同时要建构宽容理解的心理环境,建立良好婴幼儿群体氛围,帮助婴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风气,适当开展户外活动(图5-14)。
图5-13 托育机构中的游戏区域
图5-14 户外活动
2.介入与参与 照护者介入与参与婴幼儿运动与游戏的方式通常有两种:①外部干预。指照护者不直接参与到运动与游戏活动中,而是以一个外在的角色,引导、说明、建议、鼓励婴幼儿活动。②内部干预。指照护者作为游戏成员或以角色身份参与到婴幼儿运动与游戏中,并根据游戏活动需要的分工、动作、语言引导婴幼儿游戏。照护者通过介入婴幼儿的运动与游戏给予婴幼儿示范,帮助婴幼儿间相互启发,相互影响,解决困难,扩展游戏等(图5-15)。
图5-15 指导幼儿运动与游戏
3.关注个体差异与需求 托育机构中的运动与游戏通常是根据婴幼儿年龄、兴趣和发展水平来进行设计和开展的。游戏活动通常涵盖语言、认知、社交、情绪、艺术、科学、运动等多个领域。婴幼儿在运动和游戏中会呈现出不同的兴趣和能力。照护者应关注婴幼儿的个体差异与需求,提供个性化指导,进行回应性照护。例如,对某种运动或游戏不感兴趣或难以参与的婴幼儿,可以提供额外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兴趣,使婴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成长。
4.关注运动与游戏的教育意义 运动与游戏有利于促进婴幼儿动作发展、认知发展、语言发展、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等。婴幼儿在托育机构进行的运动与游戏应具有教育性。托育机构的照护者结合教育目标,设计和组织运动与游戏,及时记录与反馈,与婴幼儿家长进行沟通,组织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