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育机构的膳食环境管理要点
(一)托育机构膳食环境的管理
环境是保证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家庭环境有所不同,托育机构是婴幼儿长时间度过集体生活的场所,需要有专业的管理。
1.温度与湿度管理 需要准备好温度计与湿度计,放置在教室、卫生间、走廊、庭院以及大厅的相应位置。
夏季室内适宜温度:30℃以下(使用空调时室内与室外的温度差不宜超过5℃)。
冬季室内适宜温度:17~22℃。
适宜相对湿度:40%~65%(使用加湿器时需定期清理,以免细菌滋生)。
2.换气
(1)如果室内有天窗,四季都需要开窗换气。
(2)开空调暖风功能时,每天至少2小时开一次窗换气,每次3~4分钟。
(3)传染病多发期需每日每小时至少换气一次。
3.通风
(1)为保证室内空气洁净,需把教具摆放在通风良好的位置。
(2)风容易降低婴幼儿的体温,使用风扇或冷风机时不要将婴幼儿身体直接面向风口。
4.采光与照明
(1)雨天或冬季室内光线昏暗的时候需使用照明。
(2)婴幼儿仰面活动时,为避免眼部受刺激,勿将婴幼儿的睡眠环境安排在荧光灯正下方。
(二)托育机构膳食卫生风险的预防与管理要点
1.清扫工作
(1)婴幼儿免疫力较弱,因此传染病的预防十分重要,传染病也是卫生风险中优先度最高的一项,其中,清扫工作是卫生管理的重要内容。
(2)婴幼儿毛巾须人人分开使用,使用专用洗剂或香皂,清洗时应保证泡沫多且水分充足,洗剂或香皂本身也应保证洁净程度。
(3)保教人员洗手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水。
(4)配置易于清洗的婴幼儿玩具,确保每日清洗。
(5)玩偶、纺织类及寝具等物品需定期清洗,并在阳光下或高温杀菌。
(6)定期驱虫及清理动物粪便,保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
(7)传染病流行时期需使用消毒液,及时处理污染物,并保证园内相关信息的共享。处理污染物时使用一次性手套、口罩等装备,处理完毕后迅速将其密封管理。
2.卫生风险的管理要点
(1)春季卫生风险的管理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每日监测室温、湿度与通风状况;②掌握过敏婴幼儿的情况,做到个性化应对;③确保生活用品及玩教具的清洁;④引导婴幼儿养成刷牙的习惯。
(2)夏季卫生风险的管理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戏水游戏前后须检测婴幼儿体温,并及时剪指甲,确认眼部充血及排便状况;②婴幼儿活动间隙勤补水;③注意防暑,督促婴幼儿勤戴帽子,管理好温度与湿度,调整活动时间及强度;④做好蚊虫叮咬的预防与处理;⑤展开面向多类型游戏的安全教育。
(3)秋季卫生风险的管理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加强刷牙指导,防治虫牙;②培养勤洗手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预防传染病;③掌握每位婴幼儿的日常体温,及时关注温度变化,做好衣物的更换;④针对流鼻涕、腹泻、呕吐等症状,及时实施传染病预防策略;⑤配合好疫苗接种工作。
(4)冬季卫生风险的管理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关注湿度变化,注意空气不要过度干燥;②确认婴幼儿皮肤状态,保证湿润;③推进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婴幼儿规律的生活节奏;④定期对教玩具实施维修与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