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如厕环境创设要点
(一)创设安全洁净的如厕环境
针对小月龄的婴儿,排泄照护主要是更换尿布,家长通常会选择在床上、沙发上等较为平整、舒适的台面为婴儿更换尿布,需要注意的是,在为婴儿更换尿布前,请家长提前做好环境、物品和自身准备(可参考第二节中托育机构尿布更换准备工作)。也有部分家长考虑自身原因以及腰部适合高度等情况,会选择购买、使用家用婴儿尿布台(图3-60)。需要提醒家长注意的是,不论选择在何处为婴儿更换尿布,要确保物品在自己触手可及之处,切不可将婴儿独自留在床、沙发或尿布台上面离开取物,这期间可能出现婴儿跌落的危险。如果家长选择使用尿布台,那么即使婴儿系上了安全带也不可大意,此外,还需要及时检查尿布台的小零件,如果出现零件缺损,则需要及时寻找、补充,否则可能存在危险。尿布台可以让家长更换尿布时更加方便,但有时婴儿太闹腾,实在不适合,那么此时还是建议家长在床上更换尿布。
若家中有可以进行如厕训练的幼儿,家长在进行家庭卫生清洁时,特别要注意保持卫生间洁净、干燥、通风、无异味,每日清洁马桶或便池,为幼儿准备好专用的洗手液、擦手毛巾、纸巾等如厕用品,并且考虑幼儿的身高情况,放在其容易拿取的地方,可适当添置小凳供幼儿使用。可以在卫生间增加一些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绿植和可爱的小摆件,使卫生间变成一个让幼儿喜欢进入的场所(图3-61、图3-62)。
图3-60 家长在尿布台上为婴儿更换尿布
(二)营造温馨舒适的如厕氛围
温馨、舒适的如厕环境,能给幼儿带来愉悦感和轻松感,让他们主动参与如厕。幼儿良好如厕习惯的养成,离不开一个有爱、鼓励、支持和包容的家庭氛围。家长要关注幼儿的排泄信号,如哭泣、腹部肌肉收缩、身体扭动或绷紧及突然烦躁不安等。当感觉到幼儿排泄信号后,家长应帮助幼儿以正确姿势在马桶或便池里进行排泄。家长要耐心引导幼儿熟悉如厕的一系列流程,在排泄过程中,家长最好在旁陪伴,通过聊天、讲故事、听歌曲、游戏等方式,缓解幼儿的害怕、焦虑情绪,让排泄变成一次亲子交流的美好体验。
图3-61 家庭如厕环境一
图3-62 家庭如厕环境二
对待如厕训练这件事,家长心态一定要平和,保持宽容、鼓励的态度,和幼儿沟通时要注意自己的态度、用语和表情,细心观察、熟悉幼儿的排泄规律和习惯。在幼儿尿裤、尿床时,家长绝对不能恐吓、打骂幼儿,也不要说难听、刺耳的话埋怨幼儿,这样会加重幼儿的心理负担。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家长首先安抚幼儿的情绪,及时处理弄脏的衣物、床单,然后与幼儿交流以后遇到类似情况的处理办法,鼓励他们的每一个小小进步,使他们相信自己一定可以顺利完成如厕。对于小月龄和动作能力较弱的幼儿,家长可以设计、开展一些诸如“萝卜蹲”“青蛙跳”等运动类游戏,增强幼儿的下肢平衡能力和耐力,这样有助于幼儿后续顺利使用蹲厕,特别是进入托育机构后,能顺利适应机构内的如厕环境。在幼儿入托前,家长应提前和幼儿讨论在托育机构如厕这件事,打消幼儿的顾虑和恐惧,进行如厕情景模拟练习,同时与托育机构保育师做好沟通交流,家园携手,共同助力幼儿良好如厕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