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这个季节应该冷下来了。进入十二月,远处的高山之巅已经能够看到积雪,白色的山峰看上去超凡脱俗,犹如大神抵达的临时驿站。我突然想起一个叫兰芳的姑娘,她一度被朱镇的人认为是方圆几十里长得最好看的姑娘,都猜测最终是谁有福气将她娶回家。她比我小几岁,初中毕业进城做了保姆。有几年,人们疯传兰芳在城里做了小姐,但她的家人一直蒙在鼓里。那时,朱镇还没人家安装电话,手机也不像今天这样普及,因此每年腊月底,兰芳的母亲,一位患上严重眼疾的老妇人就会守在镇上的车站,等待她的女儿回来。每当有长途班车驶进车站,她就会跑去问车上下来的人看没看到兰芳。

当年,兰芳一定也是搭车从眼前这条弹石路进城的。一去就没有了音信,直到我做父亲那年,她才回到朱镇。不是在春节,而是在炎热的夏天。她与当年离开朱镇时不一样了,穿着高跟鞋和时髦的衣裙,风姿绰约地走在村子里,让所有在后面嚼舌根的人刮目相看。她在村里待了小半年,做了两件事,一是雇了辆轿车来朱镇,把她患眼疾的母亲接到城里治疗,回来时还为母亲置了一套全新的衣裤;二是出钱替娘家把破败的房子修葺一新,那可是朱镇有史以来最为洋气的楼房,尽管她修房和替母亲看病的钱来路可疑,但那幢耸立在朱镇的洋房还是让不少人心生感慨。

朱镇地处河谷,夏天气候炎热,只要勤劳,吃喝不成问题。村民每年种植烤烟,收入也够他们日常的花销,因此外出打工的人不是很多。但兰芳家的楼房修起来之后,像一根刺一样戳在村子里,年轻人坐不住了,尤其是那些去过兰芳家的人回来夸张地说,她家的厕所修在家里,可是不臭,拉屎是坐着而不是蹲着。人们发挥各自的想象,羡慕兰芳家的楼房,也忽略了她在城里不堪的经历。有更多的人计划外出打工,一段时间以后,总是能够传来有人飞黄腾达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