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总序

导言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本书思路及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监督系统论研究的必要性

引言

第一节 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监督的现实问题

一、公司经营管理者的治理现状

二、我国公司监督机制的问题

第二节 监督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经营管理者概念及范围不明确

二、经营管理者职权规定缺乏限制

三、经营管理者责任机制不完善

第三节 监督问题传统研究路径的困境

一、传统公司治理理论缺陷

二、传统实践监管思维障碍

第四节 监督问题研究的新路径:系统论

一、系统论的特征与属性:由一则寓言引发

二、系统论的演变与基本范畴

三、法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系统论

第二章 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监督的系统层次性

引言

第一节 监督系统层次性之原理及体现

一、监督系统的功能的层次性:系统的竞争与协同关系

二、监督系统的结构的层次性:公司结构的等级秩序

第二节 监督系统层次性之具体应用:以企业集团中的监督为例

一、企业集团的结构等级秩序之体现

二、企业集团监督的层次性问题:次优化与中央控制

三、企业集团监督的立法现状及理论评析

第三节 监督系统层次性之问题应对

一、在竞争与协同中实现系统功能互补

二、促进外部系统对监督系统的功能保障

三、构建企业集团的层次性监督系统

四、加强立法对公司主体的层次性规定

五、完善“揭开公司面纱”的立法规定及司法适用

第三章 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监督的系统适应力

引言

第一节 监督系统适应力之原理及体现

一、监督系统适应力原理:系统复杂性之要求

二、监督系统适应力之体现

第二节 监督系统适应力之类型化分析

一、一般公司类型的监督系统的适应力分析

二、不同性质公司的监督模式的适应力分析

第三节 监督系统适应力之培育对策

一、关注监督系统移植中的本土差异

二、培育市场化改革的系统外部环境

三、促进公司立法规范的价值转变

四、重视公司监督系统的类型化构建

第四章 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监督的系统自组织

引言

第一节 监督系统的自组织耗散结构

一、系统自组织耗散结构理论基本原理

二、耗散结构中的“熵”与公司监督效果

第二节 监督系统的自组织耗散结构之形成

一、监督系统的开放性:公司外在环境的开放性

二、监督系统的远离平衡性:公司治理要素摩擦及缓和

三、监督系统的非线性作用性:系统内外关系的复杂性

四、监督系统的随机涨落性:系统的动态变化

第三节 监督系统自组织之构成对策

一、在全球视野中构建开放的监督系统

二、在结构改革中应对监督系统的非线性复杂性

三、以产权多元化构建有活力的监督系统

四、在发展中尊重监督系统的演化规律

第五章 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监督的系统静态结构

引言

第一节 监督系统之目标

一、系统的总目标:增强公司竞争力

二、系统的直接目标: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

第二节 监督系统之要素

一、监督系统要素之一:监督主体

二、监督系统要素之二:监督客体

三、监督系统要素之三:监督内容

第三节 监督系统之连接

一、监督系统的连接方式:职权与责任

二、监督系统的连接特性:多元性与复杂性

第四节 监督系统静态结构之完善

一、增强监督系统目标的层次性

二、明确不同监督主体的针对性

三、增加对经营管理者职权限制

四、完善经营管理者的法律责任

第六章 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监督的系统动态运行

引言

第一节 监督系统之增强回路

一、系统的增强回路之原理及体现

二、监督系统增强回路之具体应用:董事会结构

三、监督系统增强回路之构建

第二节 监督系统之调节回路

一、系统的调节回路之原理及体现

二、监督系统调节回路之具体应用:董事会议事机制

三、监督系统调节回路之构建

第三节 监督系统多个回路之连接

一、系统多个回路连接之原理及体现

二、多个增强回路的连接:双重监督模式与信息披露的共同监督

三、增强回路与调节回路的连接:我国双重监督模式失效的系统论破解

结语:多元时代下走向系统科学的公司法

参考文献

附录: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监督评价指标问卷调查表

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