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后记

公司治理是一个集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领域,也是一个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领域。工作十余年,一直在公司治理领域耕耘,在企业实务工作中,愈加感受到公司权力与资源的配置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权力往往缺乏监督,不但影响了我国众多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与绩效,而且也阻碍了我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我国公司法虽已对经营管理者监督问题进行了制度移植,但收效甚微。于是,我便萌发了对经营管理者监督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念头。如何以新的视角考察公司治理中的经营管理者权力及监督问题,是否有新的方法和思维对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进行重新解读、分析或形成新的研究范式,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法律人的自由民主、公平正义、促进社会进步的美好愿景,无法靠空洞的口号和宏大叙事来实现,而需要见微知著,进行新的方法与思维的探索,寻找制度及具体问题的解决之道。理论与思维的创新是艰难的,具体问题的应对与解决亦是艰辛的。很庆幸,在博士生导师沈贵明教授的指导下,我开始对系统论进行学习和研究,并基于上述认识,选择了公司治理研究方向,以系统论为研究视角,以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的监督为主要研究内容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本书正是本人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的。

系统论起源于生物、机械等自然科学领域,与法学的传统研究范式具有很大的差异,现有系统论相关的法学文献很少。在有限的时间内,不仅需要通过大量阅读和理解系统论的基本知识,掌握系统论的精髓,而且需要将系统论运用到公司治理范畴中,解决传统的公司治理问题,开辟一条新的研究进路,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导师沈贵明教授的鼓励下,我开始了一段艰苦而极有意义的学术之旅,这段迷惘、痛苦、充实又快乐的经历是人生中不可再现的珍贵体验和精神财富。随着写作与思考的不断深入,愈加发现系统论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理论,本书的研究仅仅是系统论在公司治理领域的初步探索,本人对于书中提出的问题与应对建议也不免诚惶诚恐,但学术的生命力或许也正是蕴含在这样的创新和探索中吧!每每念及,内心无比感激。在本书即将付梓出版之际,由衷感谢各位恩师、朋友及亲人的支持和帮助。

感谢导师沈贵明教授,以极其负责、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深感染和影响着我。对于本书,不但从选题方向、立意等方面不断引导和鼓励我勇于创新,而且在框架结构、语言表述等方面,与我一起反复推敲,字斟句酌。在每一次讨论交流中,我不但深切感受到导师严谨求实、业精于勤的学术品格,更领悟到他宽宏谦和、不断进取的人格精神。导师的精神时时鞭策自己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以及在未来的人生中保持谦卑宽容的胸怀、独立自由的品格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因此,本书既是自己学术思想的凝结,更是沈贵明教授呕心沥血指导的成果。师母王莲峰教授也为本书的完成提供了莫大的帮助和精神支持,恩师与师母乃我辈之楷模,师恩之情将永生难忘。

感谢顾功耘教授、吴弘教授、罗培新教授、陈少英教授、肖国兴教授、唐波教授、傅鼎生教授、杨兴培教授、杨忠孝教授、胡改蓉教授等华政老师在学术上给予的指导与帮助,尤其是硕士时期导师杨兴培教授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立自由的批判精神,激励着我不仅仰望星空,而且脚踏实地,在形而上和形而下的世界里找到自我。傅鼎生教授如今虽因病离开了我们,但多年前,他对本书选题的点拨,依然历历在目。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感谢北京大学易继明教授,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刘斌教授,烟台大学姜一春教授、王加卫教授,上海社科院刘长秋教授,扬州大学李云波教授,同济大学靳文瑞教授,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肖晋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杨飞教授,上海对外贸易大学谢瑾瑜等老师在本书写作过程中给予的指导和帮助。

感谢李骁雄、季刚、周伯勉、胡忠民、翟锋、李欣、汤华东、姜林、詹巍、姜宇、杜娟、马妍妍、郑旭江、崔亚军等好友给予我的热忱帮助和关心,不仅为我的学习和写作提供了多方面的便利,更带给我突破困难与挫折的勇气和力量,与我同悲同喜、守望相助。也感谢博士同窗徐磊、曹珠英、黄志豪、熊智巍、朱飞、袁钰菲、王几高、张华松、吴韬、孙哲、祁琳、桂祥、姚瑶等同学以及王长华、刘霄鹏、冀希等同门博士和清华大学王真真博士在讨论交流中结下的深厚友情。

感谢法律出版社的刘琳女士与编辑们,从文库的遴选、立项到本书的编校、排版、印刷等各个环节,为本书的顺利出版付出了严谨专业、周到细致的努力,使本书有机会与读者朋友们见面。

本书写作的这几年,也正是父母年迈的几年。父亲吕旭广是上海老三届知青,年少离家,远赴中朝苏边境,经历了苦难的知青岁月,现由于阿尔茨海默症,记忆与认知日渐衰退。母亲张香娟是一位平凡而坚韧的女性,承担了多年照顾父亲的责任。父母亲相濡以沫,感人至深。人生无常,岁月消瘦,面对他们的日渐衰老,纵然有无力感,但依然需要接受着这世间的不完美和这普遍的宇宙法则。先生陈国栋和儿子陈睿也给了我最大的支持。写作本书的过程,不仅使我完成了一次学术的升华,更赐予了我面对生活磨难与压力的力量。生活馈赠我的每一个角色:学生、员工、女儿、妻子、母亲、朋友等,都是痛并快乐着,含着泪与笑而成长着。即使坎坷,也胸怀悲悯、理解与宽容;即使艰难,亦不失希望、感恩与爱,在岁月的雕琢中领悟生活的真谛。感谢生活,感谢家人与好友给予我的理解与支持,与我共同承受、相伴相携,使我个体渺小的生命不断成熟与丰盈。

人生是一个永久的学习、成长的过程,本书写作的几年在人生长河中仅仅是一个短暂的驿站。未来,需要以更大的智慧、更坚定的信念与更坚韧的毅力,继续启程,一路修行。

最后,以本书和以下一首小诗献给父母亲,以纪念那个独特而沉重的年代。

当你老了

头发白了

忘了我了

看着你迷惘的眼神

我怀念着从前

而过去

再也回不去了

轻轻俯身

我紧握你的双手

依然懂你

年轻时

刻进生命里的顽强

和现在

融进岁月中的沧桑

而我

终将拼命努力

写下这样的文字

为她

献给你

最朴实的年华

愿你的心

依然可以如雄鹰般

在无比宽广的蓝天

自由翱翔

吕洁

2019年1月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