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系统适应力原理:系统复杂性之要求
2025年09月10日
一、监督系统适应力原理:系统复杂性之要求
系统的适应力(Resilience)来源于复杂自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理论,原是在工程学、生态学或系统科学领域中的定义,是指“系统在多边的环境中保持自身的存在和运作的能力”。[2]复杂性是现实世界的自然状态,世界是非线性的、动态变化的、开放的、多样化的、各具特色的。“我们本身也从动态复杂系统中进化而来,被复杂性所塑造,并且处于复杂系统的结构之中。”[3]正如系统论方法倡导者切克兰德提出的,“历史上,系统思维是作为应付复杂性的一个尝试而产生的,这种复杂性存在于自然现象以及社会和人的现象中,它使经典的科学方法的还原主义归于失败”。[4]
系统具有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是因为系统具有一种能够相互调节、相互影响的系统回路,可以使系统相互支撑,当系统遇到外界干扰或面临破坏时,可以通过不同方式使系统复原。系统自身拥有的这种调节回路以不同的传导机制发挥着作用。若系统中的一种机制失去效果,另一种机制可以立即补位,以实现系统功能的复位。
系统的适应力除了表现在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外,也体现在系统能够不断地演化,使系统自身具有日益复杂的趋势,使系统各项功能得以不断优化、提升。现实生活中,复杂适应系统无处不在,如自然科学领域,动物个体的免疫系统、热带雨淋的生态系统、地球大气循环系统等;又如,社会科学领域,从一名孩子学习走路和语言、教练教授学员打球到一个城市的交通发展、一个企业的兼并收购,再至一个地区的种族冲突、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等,都是复杂适应系统的体现。经营管理者监督系统也不例外,经营管理者监督系统处于公司治理的大系统中,是复杂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体现了公司治理及监督目标、公司内的多种要素与连接,以及内部各要素与系统外部环境的复杂法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