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驴疑云——李四光与武汉大学选址珞珈山的历史真相

骑驴疑云——李四光与武汉大学选址珞珈山的历史真相

吴 骁

在武汉大学校园内,有一座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的塑像,其造型为背倚一头毛驴,一只手搭在眉间,双眼凝视远方。这一奇特造型源自武汉大学历史上的一个美好动人的传说——李四光先生当年骑着毛驴来到武昌东湖之滨的珞珈山下,为这里的美丽风景所深深吸引,于是便将此处选定为当时的国立武汉大学新校址。近20多年来,这个故事在武大师生中可谓家喻户晓,流传甚广。

图1 武汉大学校园内的李四光塑像

根据笔者目前所能查阅到的各种资料,李四光为武汉大学“骑驴选校址”的故事,最早出自1993年出版的《漫话武大》一书中的《李四光与武大》一文,现将该文对此事的具体记述全文照引如下:

新校舍建在武昌郊外的什么地方呢?李四光开始心中并没有数,正在他着急时,新校舍建筑设备委员会委员、著名农学家叶雅各说:“武昌东湖一带是最适宜的大学校址,其天然风景不唯国内各校舍所无,即国外大学亦所罕有。”李四光听后如获至宝,他非常急切地要和叶雅各一块去察看。

当年的珞珈山一带属武昌郊区,荒山野岭,一片凄凉。从城里到珞珈山,不仅不通车,而且连像样的路都没有。这当然难不倒李四光,作为一个地质学家,他平时外出考察,所到之处大都是人烟罕至的地方。不通车,他便和叶雅各自带干粮骑着毛驴出城。来到珞珈山下,看到这一带的东湖美景,李四光这位曾经到过无数山山水水的地质学家也被陶醉了。他激动得从毛驴上跳了下来,紧紧地握住叶雅各的手,一遍一遍地说:“没有比这更合适的校址了,没有比这更漂亮的地方了,您真是慧眼识珠啊!”回去后不久,李四光又请新校舍建筑设备委员会的所有委员都来察看,大家无不称好。1928年11月,李四光主持了新校舍建筑设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正式确定武昌东湖珞珈山一带为武汉大学新校址。武汉大学新校址就这样确定了。[1]

现在,问题来了——今日武汉大学的珞珈山校址真的像上文所说的那样,是由李四光和叶雅各两个人一起骑着毛驴发现并选定的吗?如果以上记载准确无误,完全与史实相符,那么,此事又是如何为他人所获知并且流传开来的呢?按照上文所述,在骑毛驴选校址的过程中,只有李四光和叶雅各两位当事人,因此,如果此事属实,则必定是他们二人中至少有一人曾亲口为他人讲述此事,再由听者继续传播开来,或是自己以撰写文章、日记、回忆录等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的,此外便再无其他可能。因此,我们似乎可从以上两个基本途径入手,仔细考证一番此传说之真伪。

图2 国立武汉大学建筑设备委员会委员长李四光(左)、委员兼秘书叶雅各(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