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区的出现
一区,就是教职员住宅第一区。它在珞珈山的东南头,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十八栋,基本是独立或连体的别墅形式,主要用来延聘教授。当时学校许多著名的教授及学校领导都在一区住过。
图1 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国立武汉大学“第一教职员住宅区”
据当时曾经住在十八栋的查全性(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和皮公亮(《长江日报》资深记者)介绍,十八栋住过的名人有:
第4栋(双栋)住过范寿康、陶因、刘廼诚、钟心煊等人。范寿康(1896—1983年),著名哲学家。陶因(1894—1952年),著名经济学家。刘廼诚(1901—1976年),著名政治学家。钟心煊(1892—1961年),著名植物学家。第5栋(双栋)住过郭霖和蒋思道。郭霖(1894—1942年),著名机械工程专家。蒋思道,著名法学家。第6栋(双栋)住过缪恩钊、高翰。缪恩钊(1893—1959年),著名土木工程学家。高翰(1902—1996年),著名哲学家。第7栋(双栋)住过陶延桥、李儒勉。陶延桥(1898—1985年),著名化学家。李儒勉(1900—1956年),著名英语语言文学专家、翻译家。
第8栋(单栋)住过王星拱、皮宗石、刘正经。王星拱(1887—1949年),著名教育家、化学家、哲学家,国立武汉大学校长。皮宗石(1887—1967年),著名教育家,国立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教务长、图书馆馆长。刘正经,数学家。第9栋(双栋)住过查谦、余炽昌、吴维清和席鲁思。查谦(1896—1975年),物理学家、教育家。余炽昌(1899—1977年),著名的桥梁专家。吴维清,著名数学家。席鲁思(1896—1966年),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中文系“五老”(声望很高的五位老教授)之一。第10栋(双栋)先后住过汤佩松、方重、陈鼎铭、吴于廑、刘秉麟和查谦。汤佩松(1903—2001年),著名植物生理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方重(1902—1992年),著名英语语言文学专家、翻译家。陈鼎铭,化学家。吴于廑(1913—1993年),著名历史学家,武汉大学副校长。刘秉麟(1891—1956年),经济学家,教育部部聘教授。第11栋(单栋)住过周鲠生、刘秉麟。周鲠生(1889—1971年),著名法学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国立武汉大学校长。第12栋(双栋)住过徐天闵、张有桐、方壮猷。徐天闵(1888—1957年)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诗人,中文系“五老”之一。张有桐,政治学系教授。方壮猷(1902—1970年),著名历史学家。第13栋(单栋)住过叶雅各。叶雅各(1894—1967年),林学家,农学院院长。第14栋(单栋)住过邵逸周。邵逸周(1891—1976年),著名矿冶学家,工学院院长。14栋后来改为学校招待所。
第16栋(单栋)住过皮宗石、葛扬焕。葛扬焕(1899—1972年),著名法学家。第17栋(单栋)住过杨端六、袁昌英夫妇,外籍老师及陈华癸、周如松夫妇。杨端六(1885—1966年),著名经济学家,法学院院长、教务长。袁昌英(1894—1973年),中国早期女作家、翻译家,“珞珈三女杰”之一。陈华癸(1914—2002年),著名微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如松(1912—2005年),周鲠生之女,著名金属物理学家。第18栋(单栋)分别住过三任校长王世杰、王星拱和周鲠生。王世杰(1891—1981年),著名法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国立武汉大学校长。第19栋(双栋)和第20栋(双栋)先后住过汤璪真、黄叔寅、刘永济等人。汤璪真(1898—1951年),数学家,毛泽东东山高等小学堂时的同学。黄叔寅(1902—1961年),著名化学家。刘永济(1887—1966年),著名古典文学专家,国家一级教授,中文系“五老”之一,文学院院长。第20栋和第21栋之间,原有一栋,在抗日战争中被毁。第21栋住过许宗岳。许宗岳(1911—1974年),物理学家。
以上是老十八栋。学校后来又修建了四栋,即第4栋西边的三栋(第1—3栋)和第16栋西边的一栋(第15栋),但这里仍统称为十八栋。
第1栋(单栋)住过杨端六、袁昌英夫妇,第2栋(双栋)住过朱祖晦、刘廼诚、刘永济和陈源、凌叔华夫妇,第3栋(单栋)住过查谦和桂质廷,第15栋(单栋)住过高尚荫。朱祖晦,经济学家。陈源(1896—1970年),著名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文学院院长。凌叔华(1900—1990年),著名作家、画家,“珞珈三女杰”之一。桂质廷(1895—1961年),物理学家、教育家,我国电离层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理学院院长。高尚荫(1909—1989年),著名病毒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副校长。
十八栋的房子是假四层楼,一楼是厨房和佣人室,二楼是饭厅、客厅和书房,三楼是卧室、洗手间(配有抽水马桶),四楼是储藏室。
十八栋在山上的分布排列成三排。从下往上看,第1—7栋为第一排,第8—14栋为第二排,第15—21栋为第三排。
1938年4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和夫人于立群从汉口搬到武汉大学,住进一区20号(即第12栋二单元,后称“郭沫若故居”)。5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和夫人邓颖超也从汉口搬到武汉大学,住进一区27号(即第19栋一单元,后称“周恩来故居”)。2001年6月,十八栋的周恩来故居、郭沫若故居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