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钱献物,抵制日货
(一)捐钱献物
1.捐钱
1932年1月,为了支持马占山在东北的抗战,学校发起了募捐活动,师生共捐款国币2663.35元。[4]其中教师捐款细目如下:
王世杰、杨端六、袁昌英、苏雪林100元;
周谦冲、王星拱80元;
陈剑翛、陈源、皮宗石、周鲠生、邵逸周60元;
时昭瀛、陈登恪、梁明致、张其浚50元;
任凯南40元;
潘祖武、曾咸益、汤璪真、吴维清、葛扬焕、熊国藻、张有桐、吴学义、雷海宗、张沅长、苏益信、吴南薫、雷瀚、李儒勉、胡光廷、高志、陈鼎铭30元;
蒋思道、刘经旺、胡稼胎、叶志、魏文悌、葛毓桂、刘掞藜、陈敬安、陆凤书、黄中、郭霖、李剑农、梅汝璈、戴巽铭、俞忽、萧君绛、陶因、胡元义、黄叔寅、徐天闵20元;
朱世溱、周贞亮、陈尧成、高翰、方重、万卓恒、汪德亮、叶雅各、蔡泽荫、陈伊文、刘昌合、许熙生、张珽、刘赜、何定杰、谭戒甫、钟心煊、钱南扬、王恭睦10元;
袁至纯、余椿、彭先蔭、宋学藻、石琢、朱萍若、张泽、潘源来、萧文烂、管公度、陈志强、黄震、皮守仁、赵学田、尹致中、陈国英5元;
程纶、李琬、黄孝徵、董永森4元;
刘彬、李人达、江孝桢、金长春、陈子馀、范明霞、骆继驹、吴燊南、汤杰正、喻定华、刘光典2元;
王德晃、余浚、朱济川、金绍先、吕组文、黄碧澄、刘师古、伍益、李国琪、阮绥群、王厚聘、皮伟一、黄嗣仲、杜远谋、刘乐鱼、射门、盛炳尧、刘竹筠、周淑民、张仲伊、周桢祥、胡愈、李铁生、张国权1元。
1936年11月,为了慰劳绥远抗战的将士,学校教职工及学生救国会,发起了捐款活动。全体教职员工起薪1元,共集国币2000元,通过汇寄交傅主席收转。学校还推派叶雅各、董审宜二先生于23日启程到达北平,于24日由北平前往绥远慰问。
1937年11月,据国立武汉大学战将服务干事会的统计,当时的捐赠情况如下:
1937年7月,教职员7月薪俸捐赠2%,计855.91元;
1937年8月,因造飞机,教职员8月薪俸捐赠,计2016.36元;
1937年9月,因造飞机,教职员9月薪俸捐赠,计993.34元;
同时,袁昌英先生捐款500元,格拉塞先生捐款50元,缮印股工友捐款20元,张有桐先生捐胡芹生先生、太夫人寿礼剩余款11.1元。
2.献物
在献物的活动中,苏雪林、袁昌英两位珞珈山女杰最为典型。抗日战争一开始,苏雪林便将自己的薪金、版税和稿费拿了出来,购买了五十两黄金,全部捐献了出来。以至于她在乐山时期生活十分地艰辛,不得不靠种菜、栽瓜来补贴生计。袁昌英十分惦记东北义勇军将士们,曾缝制棉衣千套送给东北抗日义勇军。
(1)1932年的捐赠。
图4
1932年3月3日,她给胡适先生写信,请求把棉衣转送到。她说:
现在我们有一件事要请求你帮助。我们住在武汉方面的人,虽然尚未直接感受日本鬼的威胁,可是精神上也够痛苦了,每一想到北方义勇军在冰天雪地中,与敌人奋斗的艰苦,就不免流着同情泪。武大东省事件委员会虽然几次募集捐款汇寄北方,我们做女子的总觉得未尽天职,所以最近又发起了一个小小运动,赶做棉背心一千件,接济我们的义勇军。这事正在进行,不日就可完工。数虽很少,却是出自我们几十个人亲手裁缝,无非表达我们一点热忱而已。现在请求你的是:亲自替我们在北平打听一个寄交的处所。我希望这一点儿棉衣,不至随便落在不相干的人手里。你在北平当然知道有确实可靠的机关和经手人,可以使我们直接寄出。[5]
(2)1933年的捐赠。
1933年3月27日,学校东省事件委员会发布通告,公布了学校女教职工和教职工女家属亲手缝制的衣服的情况。缝制棉背心1016件,学校东省事件委员购买毛巾1200条,一并交给平汉铁路免费运寄北平朱子桥将军收转前方将士。[6]具体捐赠如下:
王抚五夫人15件;
王雪艇夫人、张西堂夫人各20件;
袁昌英女士22件;
周鲠生夫人12件;
郭泽五夫人、刘正经夫人,汤璪真夫人、丁燮和夫人、皮皓白夫人、吴学义夫人11件;
吴维清夫人、张百高夫人、查啸仙夫人、蒋思道夫人、李儒勉夫人、陈伯通夫人、刘南陔夫人、叶雅各夫人、葛旌文夫人、钟心煊夫人、邵逸周夫人、高公翰夫人、缪恩钊夫人、陶环中夫人、刘宏度夫人、徐天闵夫人、熊鲁磬夫人、江孝祯夫人、金绍先夫人、王静馀夫人、李惟果夫人、刘昌合夫人、吴谱初夫人、潘源来夫人、喻国松夫人、余竟全夫人、魏文梯夫人、余次青夫人、张泽青夫人5件、文斗夫人、涂芙初夫人、金长春夫人、朱济川夫人、吴其昌夫人、袁至纯夫人、皮守仁夫人、尹致中夫人、葛毓桂夫人、时昭瀛夫人、陈登恪夫人、谭戒甫夫人、管公度夫人、萧君绛夫人、萧文烂夫人、胡元义夫人、胡稼胎夫人、罗树声夫人、陈尧臣夫人、张镜澄夫人、张仲伊夫人、何春乔夫人、董审宜夫人、陈鼎铭夫人、吴南薰夫人、熊搏九夫人、陈子馀夫人、陈恕田夫人、张雪蕉夫人、胡愈生夫人、万卓恒太夫人、张运生夫人等各10件;
张泽青夫人、左孝纯夫人、刘自切夫人、阮绥群夫人、梁耀山夫人、张傅琮夫人等各5件;
周溪、胡梅贞、暴学玉各5件;黄澄、周淑民、黄孝徵、许淑彬、张惠方、苏雪林等女士各10件;
李丰、倪慎仪、詹道湘、萧和玉、刘源、游本徽、饶禧林、阮学尹、杨令娴、周家曼、严思纹、曾宪华、何萃华、余锳、万叔寅、陆维亚、谭湘凤、张本、周国镜、杜娴诗、张有芝、王文柔、贺稚晨、曹典宁、李明、张詠平、艾华治、王芷芳、吴继珍、胡明仪、周如松、黄孝惠、杨绯、胡文贤、魏婉、吴静仪、殷学明、娄咏琴等女士各12件;
解春廷成衣店20件;
雇工40件。
收到学校寄来的棉衣、毛巾后,前方的将士十分感激。1933年4月8日,宋哲元将军给学校来电,表示感谢!
武汉大学公鉴:敬启者,暴日自陷我东北愈肆猖獗,固为全国所痛愤,实亦军人之大耻,此次喜峰口罗文塔各战役,赖各方之指导,民众之援助,官兵奋不顾身得以小挫敌锋,迺承远劳慰问厚惠宠颁,拜领之馀,愈滋感怀,顽寇未除,枕戈时惕,惟有矢志歼敌,用副期许,专此鸣谢!敬送台祺。
4月12日,孙魁元将军也来电,表示感谢。
武昌武汉大学东省事件委员会公鉴:刻由后援会转来贵会,惠赠棉背心300件,毛巾400条。敬领之下,感愤交集。魁元忝膺师干,志在党国,虽喋雪冰天、横刀荒漠,誓死奋斗,迭挫强锋。然未捣黄龙,寝馈难安,努力杀敌,以副雅意,除将收据掣经后援会转交外,谨电鸣谢,仍吩箴言。41军军长孙魁元,叩文。
(3)1937年的捐赠。
1937年10月,学校教职员家属因眷念前方负伤的将士,将手工制作的卫生包4600个,通过武汉抗敌后援会转往前方。随着天气的寒冷,又赶制棉被520条,送交后方医院应用。对于救伤物品,将源源不断地供给。
1937年11月,国立武汉大学战将服务干事会捐助各军事机关一批物品:
物品 数量 收受机关 备考
棉被 200床 军政部陆军第5医院 内棉被200床系考试院
棉被 200床 军政部陆军第15医院 及袁昌英先生捐款托办捐赠
棉被 350床 武汉行营军医处
卫生包 4600个 南京军委会 由湖北民众抗敌后援会转交
饼干 4罐 武汉行营军医处 南京私人捐
罐头食品 6厅 武汉行营军医处 南京私人捐
茶叶 2瓶 武汉行营军医处 南京私人捐
药棉 260块 武汉行营军医处
绷带布 162卷 武汉行营军医处
三角布 272块 武汉行营军医处
毛巾 558条 武汉行营军医处
草席 2000 武汉行营军医处 特别捐款定做
线袜 32双 武汉行营军医处
金斧香烟 2条 武汉行营军医处 私人捐
药皂 2块 武汉行营军医处 私人捐
与此同时,学校教职员全体同仁,除按月造飞机捐款额数、扣缴捐款、赶制棉被550床、布鞋2000双外,在9、10月份由私人自动捐款,订购草席2000床,及其他毛巾袜子等,先后送各伤兵医院应用,兹将捐助人及所捐物品表列于下:
人 名 品名 数量
王抚五夫人 饼干 二筒
刘南陔夫人 毛巾 二打
袁昌英先生 袜子 三打
周鲠生夫人 同上 同上
黄孝徵先生 毛巾 同上
黄孝怡先生 同上 同上
蔡俊芳先生 同上 同上
蓝守瑛先生 同上 同上
张有桐先生 金斧牌香烟 四条
张百高夫人 香片茶叶 四斤
缪恩钊夫人 毛巾 十条
蒋思道夫人 饼干 一大包
邵逸周夫人 同上 二盒
又 罐头食物 六筒
范令棣小姐 饼干 二筒
笪远伦夫人 毛巾 半打
叶雅各夫人 同上 十条
查 谦夫人 茶叶 四筒
黄续汉小姐 药皂 二十块
张有芝先生 肥皂 十块
陶余秀年女士 饼干 十斤
苏雪林先生 花子 十斤
葛毓桂夫人 草席 一百条
陈通伯先生 同上 同上
顾 如先生 同上 同上
方 重夫人 同上 同上
汤璪真夫人 同上 同上
李儒勉夫人 同上 二十条
陶延桥先生 草席 二十条
吴其昌夫人 同上 五十条
谭戒甫夫人 同上 五十条
苏雪林先生 同上 一百条
陈季丹先生 同上 二十条
刘宏度先生 同上 同上
高 翰先生 同上 同上
程迺颐先生 同上 同上
刘博平先生 同上 同上
陈尧成先生 同上 同上
刘秉麟先生 同上 五十条
捷 希先生 同上 三十三条
廖鸿英先生 同上 二十条
周鲠生夫人 同上 一百条
杜树材先生 同上 三十条
胡光廷先生 同上 二十条
皮高品先生 同上 同上
尹致中先生 同上 同上
韦从序先生 同上 同上
葛旌文夫人 同上 五十条
徐贤恭先生 同上 二十条
吴学义先生 同上 五十条
张有桐先生 同上 三十条
王云槐先生 同上 二十条
陆维亚先生 同上 同上
缪恩钊先生 同上 五十条
范寿康先生 同上 二十条
邵逸周先生 同上 一百条
汤佩松先生 同上 同上
谭声乙先生 同上 五十条
熊国藻先生 同上 一百条
石 民先生 同上 二十条
董永森先生 同上 同上
皮守仁先生 同上 同上
张泽清先生 同上 同上
朱光甫先生 同上 同上
阮学尹先生 同上 十条
魏 琬先生 同上 同上
杨端六先生 同上 九十七条
(二)抵制日货
1932年9月17日,学校东省事件委员会发出启示,号召大家起来抵制日货。启示说:
自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开始武力侵占东三省以来,已及一年之久,现在东三省虽在义勇军抵死奋斗之下,日本军阀不能安枕而卧,然彼等不独自今毫无悔过之心且将变本加厉,进扰热河。回顾内地人民,大多数尤复恒舞酣歌隔岸观火渡其殖民地之生活。今年上海人民激于义愤,实行抗日工作,致引起一·二八横暴事件,牺牲甚大;然卒赖我忠勇无比之十九路军将士捐躯杀贼,淞沪土地得以收回。吾辈身未参加战事之教育界同仁,清夜自思,前敌战士及义勇军艰难卓绝之情形及中华民国将来之危殆,能不自图振作,誓雪国耻?此时虽不能持枪杀敌,宁不能实行抵货运动?际此空前国难之会,我教育界同人(仁)尤宜首先提倡,为国人表率。兹谨以至诚约请吾校教职员同学以及教职员家属与9月18日上午9时至11时各各亲至本校文学院第一教室竭诚签署抵制仇货之誓词,以示吾人长期抵抗之决心。
9月18日上午,学校教职员同学以及教职员家属陆续到文学院第一教室,签署抵制日货誓言:“在东北失地未收复以前,予决不购买日货,倘违此言,即为民族之罪人,为其他一切宣誓者之公敌,立誓以后,愿受其他一切誓者之监察。”
在众多的抵制日货的教职员中,袁昌英教授是自觉抵制日货的“强硬派”,不管日本货物多么便宜多么美好,她都一概不买,也不准家里任何人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