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多方治理策略

人工智能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多方治理策略

张 彬* 隋雨佳 关闻达

*作者:张彬博士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摘 要:本文针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进行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背景、发展特征,进而分析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法律和治理挑战,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市场、社会和经济、公共政策和国家安全等角度分析人工智能产生的影响,最后帮助政府、产业、公众、学者、国际组织等多方治理主体梳理各自责任与义务。

关键词:人工智能 算法 法律 治理 社会 经济 市场 机遇 挑战 影响 公共政策 国家安全

人类当下生活在智能革命时代,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正在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自动驾驶汽车已在部分地区获准上路,已越来越被消费者青睐,并很可能彻底改变公路交通运输模式;自主学习机器可以执行复杂的金融交易[1];AlphaGo可以打败世界最强大的人类玩家;“机器人记者”可以自主写出文章……人工智能的日益普及和巨大商业潜力刺激了政府和企业大量投资人工智能项目。美国、英国、日本、中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均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全球发展战略布局的重点。谷歌、Facebook、亚马逊和百度等互联网巨头已加入人工智能竞赛的阵营,招募研究人员并建立实验室。人工智能正逐渐向各行各业渗透,且这种趋势在可预见的未来似乎将继续下去。[2]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也同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警觉,甚至有观点认为政府应监管人工智能开发或限制人工智能应用[3]。科技行业精英如Elon Musk、Bill Gates等均对人工智能的潜在风险表达了担忧,认为政府监管是必要的。当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事故时责任由谁来承担?医生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将医疗诊断的任务委托给智能系统?甚至还存在一些关乎人类命运大事的顾虑,如机器人将取代人类吗?人工智能最终是否将危及人类物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得到广泛应用,关于人工智能给未来带来负面影响的猜测和纷争也随之出现。

人工智能日益显著地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需要政府制定有效的公共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在安全、隐私、公平、经济发展、知识产权和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挑战,并确保公众充分了解人工智能的潜在影响。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新兴技术,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并加以规范引导,制定能有效保护公众的监管规定,否则很可能发生重大甚至危及生命的事件。此类事件很可能让政策制定者做出不必要的过激反应以至于扼杀整个行业。认为人工智能很可能带来生存风险的人更倾向于政府对人工智能进行严格监管,而认为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可控或者根本不存在风险的人很可能反对政府干预人工智能或支持政府对人工智能进行有限监管。人工智能技术很可能极大地造福人类,但同时也应认真考虑其潜在的挑战和风险。无论如何,人类正在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将越来越依赖自主学习机器完成诸多工作。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了解清楚人工智能潜在影响以及人工智能监管利弊,采取有效政策措施在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工智能发展机遇的同时及时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