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量子信息系统和“数据开放与管理”体系

7.5 量子信息系统和“数据开放与管理”体系

可在三个层级考虑数据:[238]

底层是技术和从嵌入式信息空间隐含的多个来源采集并处理“清洁”数据。数据来自网络、物联网及种类繁多的应用和服务。它们会产生大量未经处理的数据,需要进行传输、存储(在云中)和保护。此过程须遵循各类国家和国际法律法规,充分尊重个人的数据隐私,确保隐私安全

上层是已处理的数据,通过“大数据”的复杂算法进行清理、去标识(或脱敏)、处理、分类和分析,运用人工智能理解其含义,洞察秋毫。此时,数据便成为一种存量资源,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是银行、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大量投资形成的价值链上的最终产品。这些数据便是“开放”的数据,可脱敏使用和出售。

中间层是政策措施,旨在保护个人隐私、保护消费者、保护数据免遭窃取和/或未授权复制、未经许可使用或侵犯知识产权、违反其他有关内容或应用的公共法律或政策。这里不仅涉及治理政策和监管,也包括适当使用技术进行执法。量子计算将是该治理过程中的核心技术。

与“传统”计算机相比,量子计算的最大优势在于速度。其超快的速度有望对密码学产生深远影响,进而影响电子商务、医疗、银行业和依赖“牢不可破”的加密的区块链技术的任何应用。许多人相信,量子计算机破解代码的能力将远远超过传统计算机。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未来(可能是十年后)不可能构建“防量子破解”的加密,但当前的大多数加密可能都不堪一击。[239][240]

量子计算也可能被用于创建牢不可破的量子密码。“量子密码,也称为量子加密,运用量子力学原理来加密信息,除了指定的接收人,其他任何人都无法读取信息。量子加密利用的是量子的多个状态及其‘无变化理论’,无法悄无声息地被截断。执行这些任务需要量子计算机,运用强大的计算能力进行数据加密和解密。量子计算机可快速破解当前的公钥加密。”[241][242]

利用这些能力,量子计算机可破解加密文件和加密传输,发现“开放”数据乃至“清洁”数据的未经授权、欺诈性或非法使用。凭借卓越性能,量子计算机可运用人工智能和其他算法来创造更大价值的数据资产。为实现这些应用,需要指定某些能够使用量子计算、使用为此而设计的代码和算法的公共实体或机构在量子计算机上开展工作。此类代码尚未开发,但随着强大的量子计算机的出现,代码亦会随之开发成功。这些应用将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改善民生。

可以此作为切入点,管控量子计算和信息技术,应对数据开放后带来的一系列数据治理问题。[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