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现有教育体系下人才知识结构与未来要求相去甚远
2025年10月13日
1.1 现有教育体系下人才知识结构与未来要求相去甚远
“智能+”社会以大数据、并行计算和深度学习为三大核心技术驱动力[4],需要联合社会各界乃至全球力量共同发展,最终实现人人皆享人工智能[5]。相应的,“智能+”社会的人才知识结构呈现偏重数字技术及数据分析的特征。人工智能人人皆享是“智能+”社会的发展特征之一,如微软实时语音翻译、微软小娜等智能助手提供的个性化服务正逐渐被私人控制并使用。因此,在每个人都将操控人工智能的未来人人都须拥有基本数字技能。智能化正逐步渗透于各类社会生产活动,传统劳务密集型行业终将转向知识密集型行业,与此同时数据技术密集型行业将成为“智能+”社会主导经济发展的产业。而目前的教育体系主要培养传统劳务型人才,对专业数字人才的培养速度远低于需求增长速度。
通过需求带动相关学科建设是解决短期人才缺口的有效方式,但若想从长期解决劳动力供需矛盾,培养出全球顶尖级综合型数字人才,还需要更合理的顶层设计。商业格局变迁意味着“智能+”社会人才知识结构将发生变化,近几年全国高校本科新增的若干最“热门”专业均与数字经济相关[6,7],说明未来数字技术快速更新换代对数字人才培养计划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才知识结构与教育体系顶层设计息息相关,重新建设适用于“智能+”社会的数字经济教育体系,形成完善的人才生态结构,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