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本质上是全球性的
近期人工智能的一些突破性研究进展均直接或间接与各国、多边机构和其他利益攸关方的资源整合有关。人工智能应用具有解决全球问题的潜力,如防灾抗灾、气候变化、野生动物贩运、数字鸿沟等。据美国国务院预计,隐私问题、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问题以及人工智能对未来就业趋势的影响问题等将成为国际背景下人工智能相关政策领域值得关注的问题。为了探索人工智能在医疗保健、制造业自动化、信息通信和智慧城市中的应用,国际社会的参与是必要的。类似制定其他数字政策,各国需要通过共同努力寻找合作机会,协商构建有助于促进人工智能研发和应对重大挑战的国际框架。[26]
尽管美国仍是人工智能创新研发的引领者,但并非唯一。很多国家均积极参与人工智能霸主地位的竞争。日本以使用模糊逻辑人工智能控制国家铁路而闻名,相对其他任何国家而言,日本机器人产业被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欧洲人工智能协调委员会(European Coordinating Committee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ECCAI)成立于1982年,负责协调欧洲人工智能研发,促进人工智能应用。中国拥有巨大的人工智能应用市场,风险投资正在大规模注入初创企业以支持人工智能研发,例如,中国招商银行等十多家国有银行和保险公司为4Paradigm提供资金,帮助企业开发人工智能软件以提供高效服务。百度等中国科技公司也在大量投资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中国发展人工智能并不局限于民用,中国正寻求利用高水平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制造新一代反舰巡航导弹。中国已经认识到人工智能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意义,将致力于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世界领跑者。[27]
美国意图通过政府间对话和伙伴关系继续在协调全球人工智能研发中发挥关键作用。美国政府与包括日本、韩国、德国、波兰、英国和意大利在内的其他国家进行双边协商,并在多边论坛上就人工智能的研发和政策问题进行研讨。联合国、七国集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也针对人工智能的经济影响问题提出了国际政策。人工智能将成为国际社会越来越感兴趣的话题。[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