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培养以德为先的综合型数字人才
“大智物云”是数字经济时代技术进步的典型代表,量子计算将能够进行超高速计算,完成目前超级计算机需要数十亿年才能完成的计算,新技术的发展将产生利好社会效应,带来更多美好体验,进而提高人民福祉。
但是,高新数字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缺乏数据治理规范的情况下,也有可能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损害公共利益[59]。如:作为数据共享平台的云端,对用户信息缺乏物理上的隔离,更容易导致技术性非人为数据隐私泄露。人工智能技术在传播领域不适当的应用,如人工智能语音电话传销等,则会提高不良信息的传播效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法应用导致更多的网络诈骗,具有隐蔽性强、精确性高、诈骗面广等特点。显然,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如果不被综合素质高的人员控制,最终伤害的人可能会多于它帮助的人。
(1)专业数字人才道德教育
如何使数据管理能力适应技术的发展,增强预见性,未雨绸缪,在问题出现之前提前防范,而不是在事后补救,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构筑个人信息泄露、不良信息传播、网络诈骗犯罪的事前预防完整体系,是网络综合治理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而给予掌握专业技术的数字人才全面道德、伦理、法律教育则是其重中之重。
在指导人工智能研发的总体方案设计中,必须考虑道德、法律、社会、安全等内在因素的作用。“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文明素养教育要从国家高度制定实施战略,包括制定全国道德规范和实施计划细则,在措施上考虑周密,精准设计规则和制度。
(2)全民道德修养教育
通过加强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成人的道德、伦理、法律等方面的终生教育,防微杜渐,堵塞漏洞,与时俱进更新教育思维。
解放军坚持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赢得民心,取得胜利,今天将道德思想融入诗歌,朗朗上口,可起到同样效果。可以通过设定道德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测算道德教育指数得分,依此排名,表扬先进,鞭策落后。如果出现重大道德败坏事件,不仅将大大影响教育责任单位道德教育排名,更应追究教育机构责任,付出教育不到位的代价。道德、伦理、法律等科目可成为小学、中学、大学入学考试和成人入职考试的必考环节。
(3)培养综合型数字人才
在具备优秀道德水准的前提下,综合型数字人才不仅应掌握基础知识、精通专业知识,还应了解神经科学、生物学、经济学、哲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2018年10月宣布成立计算学院研究人工智能,共创造50个新的教职岗位,其中一半专注于先进计算机科学,另外一半则由该学院与MIT的其他院系共同任命,以确保MIT培养的毕业生在成为领导者之后不仅为世界提供先进技术成果,更要具备人性的智慧,包括文化、道德以及为大众利益使用技术的本能意识。[60]美国斯坦福大学于2019年3月宣布成立以人为本人工智能学院,计划与其他学院和部门合作,从人文、工程、医学、艺术或基础科学等领域招聘20名新教师,重点招聘对交叉学科工作特别感兴趣的人才。[61]日本倡导在中小学引入新课程,即在编程教育之外还融入数学、技术、课外兴趣和综合知识等多学科学习活动[43]。
综合数字人才其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从娃娃抓起贯穿于教育始终。比编程更重要的是编程思维的培养,而比编程思维更重要的是人格、能力以及人文底蕴的培养,文理兼顾已经是公认的智能革命新时代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