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为先,融入“两纲”
印信,即“印者,信也”。从印章问世时起,作为一种工具,印章的主要功能是信用凭证,用它作为人与人交接上的信用保证,在中华文明史上从来就是如此的。我校以“品味优秀文化,感悟做人道理”作为德育的主题,而篆刻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和切入点,也是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体现。它不仅是中国文学发展史的印证,也是中国诚信史的印证。从甲骨文到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文字在变化,书写在变化,从铜印、玉印、石印到电脑刻印,印章的材质与形式在变化,但它本质的诚信之本、诚信之义,却是千百年来从来没有改变过。诚信,印之本也,也是治印者学习之本也。学校开设篆刻课,让每一个学生走进课堂学习一些篆刻知识,人人动手设计印章,人人有一枚自己的印信,表示自己是正人君子,诚信做人。这就在学生的心里播种下了诚实做人、信用待人的品格元素。
我校通过“认知—增情(情感)—养规(行规)—内化(价值观)”的教与学的过程,把凝聚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价值认同,不断转化为学生成长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核心素养。我们需传承的不光是这门技艺,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我们将秉持开放态度,刻好印章,刻下文化;播种匠心,播撒梦想;学精技艺,传承精神,让每一位学习者都享有传承的机会。小小印章,有做人的准则,有做人的信念,有做人的良好习惯。诚信更是必须从小培养的良好习惯,我们要从小小印章中,学习它蕴含的做人准则和诚信之本,引导学生在治印的过程中体验做人,学会做人,学做真人。
虹口区第二中心小学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教育方面独具一格,成为享誉市区的特色文化名校。但时代总是不断发起挑战,需要教育工作者用心应对。我们相信,时代总是青睐勇敢的“弄潮者”。
(作者简介:郑琰,虹口区第二中心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上海市优秀青年女教师联谊会理事、上海市社区教育学会学校工委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