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音乐家系列音乐会——“文旅结合”新典范

三、未来音乐家系列音乐会——“文旅结合”新典范

作为中国著名的音乐学府之一,每年都会涌现大量的优秀青年音乐家,他们或表现出超强的潜力和天赋,或在国内外大赛中斩获奖项。给他们充分展示的舞台,有利于他们尽快成名成家,也能让他们的艺术成果,更好地服务社会。基于这样的出发点,上音2019年筹划推出了“未来音乐家”系列音乐会,音乐会跟上海人民大舞台合作,在地处豫园核心地段的“豫·上海剧院”举行。以小型音乐会及实验剧场两种模式为基本框架,小型音乐会将实现“周周演”的频率,以多场次、灵活多变的特性为各个表演专业的学生提供演出平台;实验剧场则是以音乐表演为基础核心内容,在新型舞台的辅助下,呈现更多的音乐表演组合以及可能。上音各表演学科及艺管系、音工系、数媒学院等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跟随相关剧院专业人士实践学习,积累经验。每年年底,还会推出一台精选音乐会,把一年中优秀学生及优秀节目,通过大舞台的放大,在灯光、多媒体、新式舞台辅助下进行重组,打破小型室内乐局限,呈现一台多元化、立体型的舞台表演。希望通过这样高频率、周期稳定的演出,推广精品高雅音乐。为提升城市形象,诠释海派文化建设一个新阵地,也将是更多人接触了解高雅音乐的有效纽带。

这个系列的演出,是上音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重要举措之一。廖昌永院长曾经说过:“上音历来有扶持新人的传统,也有很多新人早早成名成家,像写出《梁祝》的何占豪、陈钢,就是在上音就读期间完成的这部作品。如今,学校已经有了不少锻炼青年人的舞台,但是这些舞台大部分是针对校内、业内的,如何把我们的教学成果和社会大众相连接,也一直是我们研究的课题。该系列音乐会与上海人民大舞台一起,为一些即将参加国际比赛的优秀学生,提供了一个专业的艺术实践平台。通过这个舞台,这些优秀的学生为观众所熟识,加之媒体宣传的介入,将他们更好地推向社会,为选拔和储备上海的音乐高精尖人才打下基础。”

在培养人才的同时,“未来音乐家”系列音乐会也能体现“文教结合”的另一宗旨:服务市民,为市民文化消费输出优质内容。它高频率、周期稳定的演出,将为公众带去大量的高雅音乐内容,成为海派文化建设新阵地,把上音这座国内著名音乐高等学府的高雅音乐“普及课堂”,送到更多市民身边。同样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豫·上海剧院”处于豫园的核心地段,“未来音乐家”系列音乐会的“驻场”,也将提升豫园的文化含量,让游客们在游玩的同时,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这也正是近年来上海乃至全国推动“文旅结合”的又一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