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育雏凤 校园萦清音——金山区开展“戏曲进校园”项目工作掠影
徐君 郑蓓蓓
摘要:戏曲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自然也成为校园美育教育的选择。金山区从2017年4月开始大力推进戏曲进校园项目工作并且颇显成效。至今,全区50所校(园)与10家戏曲专业院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戏曲进校园”工作与区青少年民族文化技艺培训、区域艺术教育特色创建、“文教结合”等工作结合起来,在全区学校普及传统戏曲文化基础,探索戏曲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金山特色”的文化品牌。
关键词:少儿戏曲艺术;艺术素养;金山特色
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一个民族的存在起源点就是文化的存在,戏曲艺术正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做好戏曲进校园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金山区从2017年4月开始大力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整合长三角地区的戏曲资源,建立了戏曲艺术普及与传承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初步形成戏曲进校园工作的金山特色,助力打造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
金山区将“戏曲进校园”工作与区青少年民族技艺培训项目、区域艺术特色教育、“文教结合”等工作结合起来,作为金山区综合教育改革纲要中“德育课程建设”和“艺术教育改革”两个子项目来加以推进,在全区学校普及传统戏曲文化基础上,探索戏曲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戏曲进校园”工作的“金山特色”。
过去两年,金山区“戏曲进校园”项目活动成绩突出,亮点纷呈。先后举办了第23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2019上海少儿戏曲“小白玉兰”颁奖展演、长三角地区“戏曲进校园”联盟学校戏曲展演活动、金山区首届校园戏曲节展示等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对中国戏曲文化的兴趣,增强了学生戏曲艺术素养和审美素养,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中华优秀文化在金山区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