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宝山区百名书法教师培训”计划
1.基于宝山区整体书法教育的提升需要和长远思考,填补书法教师紧缺的短板,也为进一步推进宝山区文教结合工作,健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作机制,2016年起,宝山区教育局联合上海宝山文化艺术促进会、上海市书法协会宝山分会、宝山区教育基金发展会,充分发挥本土书法专家的优质资源,开展并实施了“宝山区百名书法教师培训”计划,以首创的“宝山模式”解决中小学书法教师的培养、教师书法技能的提升、教师书写特色的发掘、书法教学基本功的夯实等问题,加强了宝山区书法教育的保障力度。
2.共同体内部师资培训历经2年,分设宝山片、顾村片和淞南片3个教学点,采用课后培训与假期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培训内容丰富,涵盖书法鉴赏、正楷入门、行书入门、硬笔书法、临帖与创作及书法教学等。培训形式多样,先后组织开展了教师书法技能培训和“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帮助教师解读教材、把握课标,扎实推进、有效落实书法教材使用,促进区域校书法教学的发展。培训评价规范,学员需完成全部课程并考核合格,经宝山区教育学院师训办审核,给予“十三五”教师培训区级学分8分。
3.“宝山区百名书法教师培训”已培训学员166名,培训提高班学员68名。全体学员在书法导师的针对性指导下,增进了对书法艺术的理解,提升了自身书法素养,对当下书法教育的方式方法,有了更为透彻的理解。每期培训结束后,学员在培训期间的学习成果,以及导师们的作品,以书法作品的形式,集中进行汇报展览,并出版成册。同时,培训活动的开展,也为书法教育创设了教研平台,为区域书法教育走向专业化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扎实开展“书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宝山区教育局集结各方资源,相继成立了上海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宝山区青少年书法教育研究中心、上海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宝山区青少年书法教育研究中心上大附中教学基地,进一步推进书法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宝山师生中的传承与发展。在后续3年里“宝山区百名书法教师培训”还将对学员进行跟踪调查、跟进指导。本次培训的跟踪指导以问卷调查、书法教学公开课、书法学习与教学体会交流、导师讲座等方式,使培训者与书法导师们保持专业上的联系,持续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跟踪指导和服务,使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获得长期的助力,以保证培训效果的可持续性。
5.首创书法师资培训的“宝山模式”,以一个主旨、两个属性、三个特点、四个关键、五年时间为具体内容,为书法教育提供了一个优良的经验分享平台,为提高书法教育质量,解决书法教育工作者再学习等问题,做了具有示范性的实践工作。一个主旨是指在中小学校开展书法教育,用中华优秀文化滋养心灵,培训从根本上解决学校书法教育师资哺育的问题。两个属性包括中小学教育的教师资格属性和书法艺术的专业属性。三个特点即三个创新,包括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内容和方法创新。四个关键是指政府教育部门支持,培训由宝山区教育局主办;培训对象由语文和美术学科教师为主,参与积极性较高;建立教务组统一管理、协调培训相关事宜;宝山区教育发展基金会提供培训资金保障。五年时间是指两年集中培训,三年教学跟踪。首创的“宝示模式”培训机制将不断优化、继续深入,持续地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指导和服务。
6.三年跟踪教学。“宝山区百名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计划”目前已完成基础培训与提高班集中培训任务,进入了三年跟踪教学阶段,每学年组织两次书法教学研讨课,将书法培训深入学员所在的基层学校,它既是本次培训的成效检验,更是围绕中小学书法开展的一次特色教学、特色教研,是切实做好书法教师人才培养和相关书法教育教学策略研究的一次现场互动,更好地促进学员的书法学习和学校的书法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