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与三全育人建设

(三)美育与三全育人建设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大学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指引。高校美育建设是三全育人工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支撑。在传统教育管理模式中创新,不断开拓新举措、新思路,努力实现全面布局,多角度、全方位,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提高当代学生的综合素养。

1.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学校大环境下的统筹规划

坚持以学校层面领导层面协同育人的相关指示引领,合理调配学校各方面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完善到每一个学生个体。在上层领导队伍建设,与基层组织任务实施的共同发展中实现最优化的美育实践探索。通过更多的创新发展,为大学生美育传播创造条件,提供平台,从多角度激励大学生自我开发。

2.坚持完善艺术教育系统,丰富创新美育体制机制

高校应不仅开展高水平科研平台,同时也不断提供与科教事业结合的艺术文化活动,并通过社会服务等多种渠道,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境界。高校也应该不断提供平台与奖励机制,发展艺术教育事业,激发大学生自主提高艺术文化素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改善大学生美育现状,避免功利化、技术化的美育渗透,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美育自觉,实现其自身的腾飞超越。

3.坚持面向全员的美育理念,培养学生普遍性的审美素养

高校既要坚持探索专业艺术教育教学的工作方法,同时也要倡导艺术学习方式方法的业余化。一方面,深化与校内外各方的紧密联系,携手共同建设美育实践基地,构建美育开展阵地,开拓美育建设平台,培育具有深厚艺术文化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高校人才资源与政策支持这一优势,加强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及艺术团体的精准对接合作,借助于社会力量开展美育文化建设,强化美育工作指向性,开展普适性更明确、定位更准确、更具专业性的美育工作。

4.坚持从大学生实际需求出发,提升学生审美素养与价值观念

高校自觉努力做好每一个细节方面,做到稳步落实每一个措施,在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上充分实践并不断吸收经验教训,满足大学生真切的美育需求,实现大学教育文化的供需对接,提高艺术文化教育的现实转化率。通过大学文化渲染以及艺术文化活动举办,引领学生主动接受艺术文化,提高个人审美,升华个人价值观,进而提升民族整体文化面貌,真正让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育文化扎根高校大地。

5.坚持用美育实践支撑三全育人建设

高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思想,坚持党的领导。在实践中,高校应将三全育人架构体系细化至具体方面,制定理论基础并与相应实际予以结合,充分将中央的思想下达到校园内部,通过建设人员配备师资队伍以及学校硬件设施,直观与学生群体进行美育工作对接,实现校园美育文化渲染烘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