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塑造:学生在“观”与“演”的过程中进行人格完善

(二)自我塑造:学生在“观”与“演”的过程中进行人格完善

美国心理学家凯利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演员在角色扮演中精心学习的行为方式和语言方式可以在后来的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大量的表演训练可以提高表演者的语言和行为的流畅性。早年南开系列学校的创立者张伯苓先生认为:“在戏剧里面可以得做人的经验。会演戏的人,将来在社会上必能做事。戏剧中有小丑、小生、老生等,如果在戏剧中能扮演什么像什么,将来在社会上也必能应付各种环境。”校园大师剧目具有一定的教化作用,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感悟与传承大师的高尚品格与精神内涵,将角色与自身相融合,促进自我分析、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在表演中得到心灵的净化与思想的深化,影响学生自身身心的发展与人格的自我完善,并在之后的学习与生活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对于观者而言,通过舞台上直观的表现,将更直接地影响台下观众的情绪,浸润学生的思想深处,使学生在观摩过程中进行人格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