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不离根——民族器乐演奏富“厚度”

(二)创新不离根——民族器乐演奏富“厚度”

鲁迅曾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器乐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乐不仅仅是技艺的演奏,更是能将内心丰富的情感、音乐的思想、美好的情怀一一展现的途径。近年来,乐团在现代作品的选择、创作方面不断探索,始终坚持更好地体现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以民乐为载体,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奏响时代强音。

滔滔不尽的黄浦江孕育着上海人民,上海的一草一木,一情一景,瞬息万变的时代变迁。从历史的回顾,到今天的创造,以至明天的展望,这些都让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已。2018年,为致敬祖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乐团优选了著名作曲家瞿春泉创作的《上海随想》。该作品表达了这位土生土长的上海作曲家在赴台湾工作生活期间对故乡的无尽思念之情。学生在排练中通过音乐的语汇来解读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从每一段乐曲的排练中感受到上海瞬息万变的时代变迁,在排练中瞿春泉特意从台湾赶来给学生排演指挥,用亲身的创作经历,感染学生用手中的乐器来抒发对上海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的期许,激发对家乡、对祖国的感恩之心,激励学生们树立远大志向和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