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高等院校应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建立社会美育平台

(二)艺术类高等院校应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建立社会美育平台

艺术类高等院校是全社会艺术教育资源的集聚地,拥有艺术家、艺术专业学者、艺术设施等资源。艺术类高等院校应利用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建设成为全社会的美育平台。美育平台定期开展丰富多样的美育活动,如举办各个艺术门类的培训、艺术讲座、文化艺术展演展示及交流活动等,为艺术类院校及非艺术类院校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学习和交流。

艺术类高校既应担当全社会高等院校美育的典范,更要发挥独特的专业优势,形成自身的美育特色。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进一步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精神,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水平,实现艺术教育资源共享,上海戏剧学院于2019年7月1—7日成功举办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影视编导研究生暑期学校。活动系首次举办,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圣彼得堡国立舞台艺术学院、澳门科技大学等33所高校的61名研究生的积极参与。[9]此次活动让来自海内外高校的学生享受到上海戏剧学院的艺术教育资源,使学生们在不同的艺术教育模式中体验、收获与进步。给非艺术类院校的艺术爱好者提供了学习专业知识的机会,让其他艺术专业院校的学生体验上戏的教育风格。这种来自专业艺术类院校的对外艺术教育便是平台型的美育教育,打破了专业界限、地域界限以及学科背景界限。

艺术类高等院校应成为全国高校的美育的典范以及美育基地。艺术类院校的美育功能不能仅仅是基础层面的美育,更应是升级版的美育,专业性更强的美育。各艺术类院校应拓展美育的深度和广度,不仅让爱好者走进专业,而且让专业艺术院校走出专业,走向社会。唯有跨界才能创新,唯有交流才能激发灵感。艺术类高等院校也需要跳出艺术的小圈子,走向社会更广阔的舞台,满足其他非艺术类高校学生甚至社会大众的美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