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遗产
2005年,吴乐懿的弟子之一,上海音乐学院巢志珏教授撰文《琴音缭绕忆故人——缅怀吴乐懿教授》,回忆给先生做寿的往事:
大家讨论许久,决定将她在五六十年代演奏的唱片资料制成CD作为纪念礼物献给她,吴先生欣然接受了……整张CD包括五首中国乐曲:贺绿汀的《牧童短笛》,丁善德的《新疆舞曲第一、二号》,刘福安的《采茶扑蝶》和瞿维的《花鼓》;七首外国乐曲:肖邦《c小调夜曲》,古巴作曲家雷古沃那的两首西班牙风格舞曲《玛拉甘娜舞曲》和《基塔那舞曲》,德利布《娜拉圆舞曲》,德彪西《月光》《回忆》和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十二首风格迥异的乐曲,吴乐懿先生演奏得各具特色,风格讲究。有的作品豪放爽朗,有的色彩华丽洒脱;八度和弦奏得铿锵有力,气度轩昂,充分体现了演奏家扎实的功底和深厚的造诣。吴乐懿先生将浑厚有力的俄罗斯学派,细腻精致的法国流派,糅合了与中国人从容、利落干净的气质,使聆听者备受震撼……其中关于《牧童短笛》的录制,吴乐懿先生专门提到,此作品获奖时,是她的老师查哈罗夫亲自视弹的,她也特别喜爱此曲,到国外经常向欧洲人介绍、演奏,很受欢迎。回国灌制唱片时,贺绿汀院长亲自给她指点。吴先生说,贺院长要求的速度是较慢的,很纯朴悠闲,比她弹的速度还慢些。
1945年,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和中国学生合影,二排左五吴乐懿、一排左三周广仁、一排右一巫漪丽皆为宁波籍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后来将吴乐懿所有录音母带找到并转制出版。这套《中国著名演奏家录音珍版典藏·珍藏吴乐懿》专辑一共三碟,除了上文提及的曲目,另收入了法国作曲家福列的《即兴曲》与《船歌》、肖邦的《降A大调波兰舞曲》、法雅的《火祭舞》、弗兰克的《前奏曲、圣咏与赋格》、贺绿汀的《思往日》和《创意曲》、刘雪庵的《钢琴组曲》、汪立三的《兰花花》、瞿维的《序曲二首》。整套唱片里,最惊艳的应该是《柴可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由苏联指挥家迪利济也夫指挥上海交响乐团协奏。尽管囿于时代限制,此演出的音效不尽如人意,但吴乐懿在作品里所呈现的细腻和敏感,依旧极好地展现了中国钢琴家的某种特色,以及女性才有的隽永之感,这在以抒情见长的第二乐章中尤为显著。比起同时代的其他同行,吴乐懿尚属幸运,使得我们在缅怀一代大家时,多了一份厚重的遗产。
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发行的《珍藏吴乐懿》3CD套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