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宁波交响乐团
2015年12月22日上午十时许,笔者赶到宁波大剧院中剧场,恰逢俞峰和四十几位年轻乐手讲话。这是刚刚成立的宁波交响乐团(以下简称“宁交”)的第一次会议,会后进行了“宁交”有史以来第一次排练。因为人员不足,若干声部还是残缺状态,所以排练时俞峰常常高喊“管乐”,然后自己哼唱一句来代替管乐组的发声。一周以后,“宁交”在俞峰指挥下举行了第一场音乐会,即2016年宁波新年音乐会。这段时间,俞峰还在中央歌剧院和上海音乐学院举行两轮面试,向全世界招募乐手。“宁波终于有了自己的交响乐团。”那天排练结束后的采访,俞峰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有一支成功的交响乐团对一个城市来讲意味着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提升。宁波的经济地位现在在国内排在前面,文化上没有理由不上去,我要为家乡做点实事。”
新成立的宁波交响乐团由俞峰担任音乐总监,到2019年8月,已经完成两个完整的音乐季演出。北京的工作脱不开身,所以俞峰一年里出场的次数有限,但他都会远程关注排练情况。平时的演出基本都是国内外指挥名家轮番上场,这份友情出场的指挥家名单,体现出俞峰本人的巨大影响力。胡咏言、夏小汤、于海、陈琳、朱曼、杨洋、张国勇以及波特斯坦、温德福尔等已经与“宁交”有过多次合作,而秦立巍、居觐等实力型独奏家在协奏曲里的出场也令国内乐迷满足不已。时至今日,“宁交”阵容已是三管编制的近百位乐手的规模,水平稳中有升,虽在国内有实力推出音乐季的20支队伍里属新兵,但近年来的马勒第五、第六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及在贝多芬交响曲专场中所表现出来的实际综合素养令人刮目相看。除了在宁波保证每月一场的高质量演出,“宁交”目前已完成波兰、意大利等国的巡回演出任务。
俞峰指挥“宁交”的前两个音乐季的演出,笔者基本上未曾缺席。从曲目选择的情形看,俞峰比较擅长德奥浪漫派作品及部分民族乐派作品,他的柴可夫斯基第四、第五交响曲可称“宁交”演出史上的精品,而贝多芬第三、第五交响曲也显出激扬阔大的气魄。不过以笔者之见,倒是更欣赏他在2019年初演出的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从中可以听出一种来自德国的纯正古典主义标准音响。尽管俞峰擅长现场见分晓,但是我们现在评判一位指挥家,录音也是一个重要指标,所以本文既然是俞峰小传,则必得提一下俞峰的唱片发行情况,先说“宁交”部分。
俞峰指挥2018年新年音乐会CD
2015年12月22日上午,“宁交”历史性的第一次排练之前,笔者(左)与俞峰合影
目前“宁交”每场演出,都由国内的达人艺典公司录制存档并作部分发行,俞峰留下的录音主要是三个:一是2018年2月4日演出的舒曼第一交响曲《春天》,一是2018年6月17日演出的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一是2017年12月31日演出的新年音乐会。其中尤以“勃一”值得反复聆听(据这场演出的小提琴首席封霄先生回顾,“勃一”的排练,对“宁交”可以说是经历了一次炼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首乐章开场处的定音鼓速度强度,俞峰处理得颇有历代德奥指挥巨匠的风采,具备先声夺人的巨大悲剧力量,全场演出可谓酣畅淋漓,激越澎湃。据笔者多年来聆听俞峰指挥的体会,他的风格大体是,以较快的速度推进来呈现作品的张力,以白热化的气氛掌控来烘托作品里的一个个燃点,只要是俞峰登场,宁波大剧院台下必是爆满,台上必是爆演。
俞峰另有一套7CD唱片,也是达人艺典公司发行,为他在中央歌剧院时期的现场音乐会实况。参加演出者为中央歌剧院管弦乐团与合唱团,以及中央歌剧院的声乐台柱。曲目基本上涵盖了俞峰历年积累之精华,也可以看出他的涉猎之深广——马勒第二交响曲《复活》,马勒第五交响曲,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贝多芬《科里奥兰》序曲,舒曼第一交响曲,理查德·施特劳斯《死与净化》《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斯特拉文斯基《诗篇交响曲》《春之祭》。以上曲目里,马勒第五交响曲“宁交”已有演出记录,其余作品在宁波应该指日可待,尤其是马勒第二交响曲《复活》2019年6月已有跟杭州爱乐乐团的合作,俞峰的宁波版复制只是时间问题。
2018年7月13日,宁波交响乐团迎来一位特殊人物,他就是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在读的硕士研究生俞极,由他指挥的门德尔松第四交响曲成为“宁交”第一个乐季的收官重头戏,他的表现可谓不辱使命。所谓将门无犬子,俞极正是俞峰的儿子和得意门生。俞峰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字,上书“登峰造极”,即是这个指挥家族的某种象征。现在加上俞峰侄子俞潞国际声望的提升,俞家一门三杰,终将载入中国音乐史册。